从茶担看乡村婚俗,传统手艺的魅力

作者偶然发现“茶担”这门乡村手艺入选非物质遗产名录,进而回忆起茶担在乡村婚丧宴请中的重要作用,着重讲述了乡村婚事上的热闹场景以及茶担师傅在其中参与的各项仪式。

在网络世界里随意浏览网页时,我不经意间看到了一则令人颇感意外的消息——“茶担”这门独特的乡村手艺竟然出现在了非物质遗产名录当中。这着实让我有些惊讶,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婚丧宴请上专门负责茶水供应的这个服务行当,一直是那样的平常,从未想过它竟然也是一种蕴含着深厚底蕴的文化。仔细回忆过往,茶担在乡村的宴会上还真是一个有着重要地位、不可或缺的老行当。

和城里喜庆办酒的风格截然不同,乡下的婚事那才叫一个热闹非凡。只要村上有结婚的人家,全村人就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大家热热闹闹地吃吃喝喝,这样的欢乐氛围能持续上四五天之久。

从茶担看乡村婚俗,传统手艺的魅力

在过去,茶担往往与花轿、花船等一同配备,能够用得上茶担的通常都是大户人家。那时候有一位年轻的小伙计,他没有足够的本钱去添置茶担的必备物品,只能凭借自己过硬的手艺来维持生计。他泡的茶,香气四溢、口感醇厚;摇起船来,稳如泰山、轻松自如。不过,他最拿手的当属翻碗茶这一绝活了。最多的时候,他能一手稳稳地托着四个茶盅,绕着腰间随意翻转,而那滚烫的茶水竟然一滴都不会洒出来。每一次他展示这门技艺,看到的宾客都会忍不住发出阵阵赞叹声,为此老板对他也是十分器重。

丰盛的晚餐结束之后,相帮会把中堂认真地清理干净,因为真正的好戏即将由王师傅来导演。在王师傅的指引下,中堂里用八仙台搭起了高高的台子,门前拉起了帷幕,热闹非凡的结亲仪式就此拉开了序幕。

首先是拜天地的环节,新郎新娘分别从东西厢房被带了出来。新郎站在米袋上,新娘踏在米糕上,他们被一根红绸带分别牵着。一拜天,感谢上天的恩赐;二拜地,感恩大地的滋养;接着夫妻对拜,许下相伴一生的承诺。完成这些之后,就得拜祖宗高堂了。随后,打扮得焕然一新的父母坐到了台前的长凳上,满心欢喜地等待着新人的叩拜。看到新人站定后,王师傅拉长着音调喊道:“一拜父母生我身”,新人随即毕恭毕敬地深深一拜;“二拜父母养育恩”,新人再次虔诚地拜下;“三拜全家和合欢”,新人又一次庄重地行礼。

拜也拜过了,吃也吃过了,接下来就是极具民间色彩的移花烛传代仪式。王师傅把一对大蜡烛插到蜡台上,点燃后由两个年轻人各持一个在前面引路。大伙跟随着王师傅一起高声喊着“传代,传代……”一对新人脚踩着麻袋缓缓向新房走去。从中堂到新房的地上并不需要全铺上麻袋,等新人前脚刚走过,就有人把身后的麻袋收起来抛向前面,由前面的人接过后铺好,这象征着子孙后代能够代代相传、绵延不绝。

就这样,在麻袋的传接过程中,一对新人步入了洞房,王师傅也结束了一天忙碌的活计,带着满脸的喜悦回到了家中。

文章围绕茶担这一入选非遗的乡村手艺展开,先表达对茶担成为非遗的意外,接着描述乡村婚事的热闹场景,讲述茶担师傅的精湛技艺,重点详细叙述了乡村婚礼上的拜天地、拜高堂以及移花烛传代等仪式,展现了乡村婚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7177.html

(0)
东海凝丝东海凝丝
上一篇 2025年3月1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