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减重科展开,介绍了超重的判定标准,医院减重科如何帮助患者减重,患者在减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全国健康减重营”项目的开展情况,还提及社区医院减重营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减肥需要政策顶层设计和体系建设。
你是否好奇在医院减肥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如今,不少医院都开设了减重科,将专业的减重事宜交由专业的大夫来处理。
白岩松曾给出超重的判定方法:最简单的就是用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对于成年人而言,只要这个数值大于等于24,就意味着迈入了超重的门槛。举个直观的例子,身高一米七的成年人,体重一旦超过70公斤,就已经处于超重状态了。那么,医院的减重科是如何助力患者减重的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曾梦华介绍说:患者先到门诊,会有专门的个案管理护士接待,为患者进行身体方面的测量。接着,医生会进行详细的问诊,在全面了解所有检查结果之后,才会为患者制定减重方式。这个方式可能是单纯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也可能需要借助药物,甚至可能要进行手术介入,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出合适的方案。
曾梦华还提到患者在减重认知上存在诸多问题:一类是身材焦虑的患者,他们的体重其实完全正常,但对自己现有的体重极度不满意,一心想要瘦到所谓的骨感美。另一类则是完全不把肥胖当回事的患者,很多时候是被爱人、父母逼着来看病的。这是两个极端情况,一个过度焦虑,一个过度不在乎。此外,还有一部分患者虽然知道自己胖了需要减重,但采用的方法并不正确。在治疗方式上也存在问题,要么过度迷恋药物,要么过度依赖手术。针对这些疑惑,曾医生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为患者进行解释。
对于肥胖患者来说,看一次病并非易事。而且仅仅看一次病,远远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在临床工作中,曾梦华经常会遇到患者坚持不下来、跟踪随访不到位的情况。
上周,由国家卫健委指导开展的“全国健康减重营”项目正式启动,全国11家公立医院被列入首批健康减重营科普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便是其中之一。目前,该医院的减重营由病友自愿参加,每周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分享减重心得,互相督促。医生也会参与其中,为患者进行科普和提供个性化指导。
在减重营里,患者们大多庆幸自己能够加入。然而,对于全社会庞大的肥胖人群来说,仅靠一家医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患者高先生表示:以前他们也在健身房锻炼,但那种强度并不适合像他们这类有基础疾病的人,存在一定的危险。
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社区医院副院长陈宝宜介绍:社区医院与三甲医院不同,三甲医院主要解决疑难杂症,而社区医院离患者更近。患者下班顺路就可以到社区医院来进行健身和运动。而且,社区医院可以通过家庭医生团队为患者做健康管理,能够长期跟踪患者的情况。
由于社区医院做检查、开处方、收费等环节都受到当地卫健部门的严格监管,所以社区医院开设的减重营很受居民认可,每天都十分热闹。尽管该院已经有8名专业医护人员在减重科工作,但工作量仍然与日俱增。随着各地减重科受到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如何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全国政协常委、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赵家军指出:当下减肥热潮涌动,各个医院都在准备成立或者已经成立了减重科。从长远角度来看,减肥还需要政策的顶层设计。一方面要培养更多专门的人才,另一方面要完善学科设置,比如原来招收的学生没有减重相关专业,这属于体系建设方面的问题。
本文围绕医院减重科展开,介绍了超重判定、减重科服务、患者问题、减重营情况以及社区医院优势等内容。强调了减肥不仅需要专业机构和人员的努力,还需要政策的顶层设计和学科体系的完善,以满足广大肥胖患者的需求。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6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