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签借贷背后:是便利还是陷阱?,警惕!电子签借款竟成高利贷温床

本文聚焦当下热门的电子签借贷方式,通过具体案例揭示其背后存在的高利贷、“砍头息”以及平台管理漏洞等问题,引发对电子签借贷可靠性的思考。

当下,当你在一些平台热推的短视频评论区仔细探寻时,会惊讶地发现,一个高频词汇反复出现在众多留言之中——“电子签”。不少留言都提及“借5000元、借1万元,很多人还真借到了”。这种利用电子签在陌生人之间进行借钱的新兴方式,真的值得我们信赖吗?

电子签借贷背后:是便利还是陷阱?,警惕!电子签借款竟成高利贷温床

时光回溯到2025年年初,洪先生和王女士因急需资金周转,将目光投向了网络,试图在那里找到愿意放款的人。洪先生选择了借贷宝平台,而王女士则在人人信平台开启了借款之旅。他们按照放款人的要求,分别签署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欠条和借条,本以为这是解决资金难题的有效途径,却没想到踏入了一个充满陷阱的深渊。

洪先生透露,自己向放款人借款5000元,满心期待着这笔资金能解燃眉之急。然而,实际到账的却只有3500元转账,可平台欠条上的借款金额却依旧登记为5000元。更让他震惊的是,短短7天时间,就要额外偿还1500元利息。此时,洪先生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遭遇了赤裸裸的高利贷和“砍头息”。无独有偶,王女士在人人信平台借了30000元,结果到账只有14000元,那被扣除的16000元,放款人竟称是利息。原本借助电子签借钱的美好愿望,最终却演变成了一场高利贷噩梦。

记者在深入调查中发现,在借贷宝平台,虽然借款者签署了正规的电子签协议,也打了电子签的欠条,但实际的交易过程却不在平台上进行。多位在借贷宝、人人信这些电子签平台上签条借款的人向记者倾诉,他们即便遭遇了放款人的高利贷和暴力催收,却由于不清楚放款人的真实身份信息,根本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起诉对方。

人人信的一位产品经理向记者透露,目前平台上的很多放款方通过做假账号来规避法律风险,其目的就是让受害人找不到起诉对象。这位经理甚至暗示记者,去世人的信息也能用来做账号,还声称“人脸识别是一种高科技技术,不需要人在,也不需要人活着,法院肯定带不走”。如此一来,电子签平台所谓的“实名认证”完全成了摆设。即便有人将平台告上法庭,平台给出的放款人资料也是无法查证的。这种精心设计的商业模式,让放款人通过电子签放高利贷获取暴利,平台则不断通过电子签欠条收取借钱人的手续费,而一旦出了问题,却没有一方愿意承担责任。

本文通过洪先生和王女士的借款案例,揭露了电子签借贷背后存在的高利贷、“砍头息”等乱象,以及电子签平台“实名认证”形同虚设、放款人和平台逃避责任等问题,提醒人们警惕电子签借贷可能带来的风险。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6707.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15日 22:21
下一篇 2025年3月1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