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宣扬“两岸互不隶属”分裂谬论、抛出“17项策略”这一事件,详细阐述了岛内各界从舆论到政治人物、工商团体、行业协会等对其行为的多方面批判,揭示了这些行径对台海局势、台湾社会及民众利益的严重危害。
在13日,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又一次抛出了分裂谬论,大肆宣扬两岸“互不隶属”,还极力渲染所谓的“大陆威胁”,将大陆定义为“境外敌对势力”,并且抛出了所谓“因应五方面威胁”的“17项策略”。这一系列行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立刻招致了岛内各界的质疑和严厉批评。众多人士纷纷斥责赖清德当局的做法,认为其将台海局势推向了危险的边缘,在岛内制造“绿色恐怖”,这无疑会严重损害民众的切身利益。
岛内舆论对赖清德这番不当言论的挞伐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具体表现为“阻断交流,形同戒严”,使得两岸正常的交流往来受到极大阻碍,仿佛台湾进入了一种类似戒严的状态;“脱钩断链,业者难捱”,两岸经济联系被强行割裂,众多从业者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困境;“军事审判,疑入战时”,恢复军事审判制度的举动让人怀疑台湾是否正一步步走向战时状态;“撕裂社会,制造对立”,其行为加剧了岛内社会的分裂和对立情绪;“民主倒车,实为独裁”,看似打着民主的幌子,实则是独裁的表现。
《联合报》在题为《台湾准戒严 两岸交流大倒退》的文章中明确指出,赖清德公布的17条措施极有可能使台湾走向“准戒严”的局面。当下,两岸交流已经进入了“大限缩、大倒退”的时代。赖清德当局把“反渗透法”高高举起,无限扩大对陆方对台措施的“统战渗透”认定,就像给两岸交流戴上了一副无形的枷锁,而且这副枷锁已经逐渐成形。
《工商时报》针对赖清德抛出的“17项策略”刊发社论。社论经过仔细审视后指出,如果相关政策进一步推进实施,将会对台湾乃至两岸造成关键且深远的影响。社论从“两岸军事风险升高”“台湾内部更加对立撕裂”“台湾文化失根失语”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赖清德所提政策的危险性和危害性,并且呼吁“台湾需要的是更冷静的思考”,而不是被赖清德的错误政策引入歧途。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严厉批评赖清德的言论“几近准戒严状态”。她认为赖清德言行反复、逻辑矛盾,这种做法充分暴露了其政治操弄的本质。资深媒体人赵少康也表达了不满,他批评赖清德只会在岛内寻找所谓的敌人,还冲着大陆极尽挑衅之能事。赖清德企图通过这种方式为操弄“大罢免”增添助力,哪怕将台海安全置于危险境地也在所不惜,如今的状况距离戒严仅仅只差一步。
就赖清德意欲“恢复军事审判制度”这一举措,马英九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表示,如今赖清德走回头路,这是人权的大倒退,同时也推翻了当年民进党的主张,完全是昨是今非。更为关键的是,恢复军事审判后,人们更加质疑当局是否会一步步推动恢复军法统治。台湾“民主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桂宏诚分析指出,赖清德当局要“恢复军事审判制度”,就如同宣布台湾已进入“准战争时期”,这也为其可能的滥权与扩权建立了所谓的“正当性”基础。赖清德此举不仅是要把两岸关系朝逐步关门的方向推进,也是借机针对岛内“大罢免”进行政治操弄。
台湾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副教授柳金财撰文指出,历史就像一面照妖镜,昔日民进党批判蓝营体制,如今却自己转身变成了绿色威权政体。最近民进党当局阻碍大陆团客、禁止两岸部分高校学术交流及合作等一系列动作,已经导致两岸交流出现倒退的情况。而现在又宣布实施军事审判,这无疑是让两岸交流雪上加霜。
台湾工业总会大陆处处长黄健群发文表示,无论当局出于何种目的,如果只是囿于意识形态,无法务实面对两岸关系,最终的结果只会是让台湾自缚手脚,发展空间变得更加狭窄。他特别指出,大陆目前仍然是台湾最主要的投资地区和最主要贸易顺差来源。当局的这种做法将严重限制台湾企业的发展动能。
台湾工商团体“三三会”理事长林伯丰表示,大陆与台湾的经贸往来非常频繁,当局却对与大陆的经贸互动设置了太多限制,这种做法最终伤害的只会是台湾自己的经济发展。他甚至尖锐地指出,如果当局总是采取非理性的干涉行为,那还不如让企业不要根留台湾,这实际上等于变相迫使台湾企业出走海外。台湾商业总会荣誉理事长赖正镒也认为,赖清德的言论会让企业家在未来的经贸活动中束手束脚,不敢轻易行动。
台湾海峡两岸旅行发展协会理事长萧博仁直接斥责当局的行为,他认为当局是把旅游业者绑在“抗中保台”的列车上,将他们推出去当炮灰。台湾中华优质旅游发展协会理事长李奇岳指出,如今的这种氛围使得那些想要进行交流的人都被贴上颜色标签,被打成“中共同路人”,接下来常态性的交流一定会受到严重影响,解除赴大陆旅游的“禁团令”也变得毫无希望。
针对赖清德扬言进一步限缩两岸宗教、文化、学术、教育交流的情况,新北市三重先啬宫董事长李乾龙表示,两岸宗教交流本来就是没有政治考量、非常单纯的活动。民进党当局应该多关注经济发展,而不是只想着拼政治,给两岸交流加上过多的枷锁。
以观光业为经济命脉的南投县县长许淑华批评说,当局为了转移台积电赴美的不良观感,再加上赖清德上台近一年来拿不出政绩,为了稳固政权而打出“抗中保台”的牌,限制两岸交流,牺牲了观光业和农民的权益。她指出,现在就连不涉及政治的两岸正常交流,如宗教、文化、教育等,都要加强对参加人员的审查,这让相关人士担心会被扣上“被渗透”的帽子。民进党企图收获政治利益,最终受害的恐怕还是台湾民众。
本文围绕赖清德宣扬分裂谬论、抛出“17项策略”这一事件,详细呈现了岛内各界的批判声音。从舆论到政治人物、工商团体、行业协会等多方面的反馈可以看出,赖清德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台海和平稳定,对台湾社会的经济、文化、民生等各个方面都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其“台独”行径遭到了广泛的谴责和抵制。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6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