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虚假宣传重灾区:EZZ成长肽消费陷阱揭秘,直播间里的“长高陷阱”:EZZ成长肽虚假宣传乱象

本文聚焦EZZ官方海外旗舰店直播推销成长肽的乱象,记者发现该店铺存在诱导消费、虚假宣传、不予退款等问题。同时,深入探讨了保健品领域虚假宣传普遍的原因,以及消费者维权面临的难点。

在直播的热闹氛围中,一句句极具煽动性的话语不断冲击着家长们的心:“你孩子一辈子的事情,值不值得你花点钱?”“有2(cm)有3不要嫌少,有3有4也不要嫌少,有4有5是赚了的”“给孩子一次机会,你得去做”“家长别再漠不关心!!!”……发出这些话语的,正是直播平台EZZ官方海外旗舰店的主播,他们正卖力地向用户介绍其EZZ成长肽产品。

春天,本是万物蓬勃生长的美好季节,也是儿童成长的黄金时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留意到,EZZ官方海外旗舰店近期以“春生成长季 焕活不掉队”为主题,热热闹闹地开展了专场直播活动。然而,热闹背后却暗藏玄机,记者发现多位消费者对该店铺及其产品发起了投诉,问题集中在诱导消费、虚假宣传、不予退款等方面。

虚假宣传,在保健品领域早已不是新鲜事。根据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法治研究会等机构2024年发布的“三品一械”(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直播带货消费调查报告,虚假宣传问题舆情数据高达30.5%,食品冒充保健品或药品违规宣传功效等现象十分普遍。

生命科学及医疗领域的资深律师卢伟鹏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保健品成为虚假宣传的重灾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保健品行业中,直销渠道占据了约49%的市场份额,其中82%的直销企业涉及保健食品。直销模式因其多层次的结构,容易滋生多层营销,进而导致价格虚高和功效夸大。而且,保健品的主要消费群体是老年人和亚健康人群,他们对健康有着迫切的需求,但专业知识相对有限,因此更容易受到误导。

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治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主任邓勇也指出:“平台在监管时面临着诸多难点,包括内容审核难度大、专业知识门槛高、商家违规手段多样等。”

保健品虚假宣传重灾区:EZZ成长肽消费陷阱揭秘,直播间里的“长高陷阱”:EZZ成长肽虚假宣传乱象

图片来源:摄图网

“吃了就能长高?”这听起来就像是一个美好的童话,但现实却很残酷。日前,有消费者向记者反映,自己之前在直播商城EZZ官方海外旗舰店购买了EZZ成长肽。商家承诺孩子符合限定条件,服用后能长高2厘米—6厘米,无效退款。然而,该消费者的孩子购买并服用6个周期后,身高并没有任何变化。客服却让孩子再购买3个周期,结果依旧没有效果。当消费者与商家客服和平台客服沟通时,对方却改口称该产品是保健品,不承诺长高。

由此可见,该消费者的投诉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商家诱导下单,利用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让他们在冲动之下购买产品;二是存在虚假宣传行为,夸大产品功效;三是商家在售前未主动明确告知该产品为保健品,让消费者产生了误解。

近日,记者观看了EZZ官方海外旗舰店在直播平台的多场直播。这些直播以“春生成长季 焕活不掉队”为主题开展专场活动,以“进口成长丸”“进口成长肽”为主要卖点,同时推出“学习 成长 视力”的组合套装。在宣传过程中,主播还声称老粉都知道脑力素又被称为“聪明丸”。

根据介绍,直播间主打产品EZZ成长肽获得了“连续三年全网膳食营养品销量榜首”“全球膳食营养榜单TOP”的荣誉,并已获得TGA认证。记者查询发现,该产品为EZZ骨生长咀嚼物(EZZ Bone Growth Chews),于2022年4月在澳大利亚完成治疗用品登记。

记者注意到,直播间工作人员在推销产品时,使用了一些言辞较为强烈的话术,强调投资孩子未来的重要性,但并没有直接涉及诱导下单或多下单的具体表述。比如“未来找工作找对象的时候重要,还是今天两三千块钱重要?”“各位着急的家长,不要因为等待,而错过了那些年”……

对于产品效果,主播信心满满地回复记者称“吃了一定有结果,一定有效果”。在回复直播间其他用户时,主播表示“有2有3不要嫌少,有3有4也不要嫌少,有4有5是赚了的”。此外,主播还提及了一个案例,称一位17岁女孩在使用产品后身高有所增加,但强调具体增幅和效果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

当被问到吃完没有效果怎么处理时,主播承诺“有售后保障”。售后人员进一步说明:“请按照指导方法服用,若未达到预期效果,请记录好相关数据并联系我们,我们将提供直接退款服务。”然而,上述消费者告诉记者,其投诉后的最终结果是收到了直播平台的2张200元无门槛优惠券。也有消费者告诉记者,自己一共付了3561元,最终店铺只愿意退1000元。

对于该产品所涉及的核心——效果问题,记者咨询了某三甲营养科的临床医生以及医疗垂类大模型。他们均表示,除了补充像EZZ这样的成长肽之外,身高还与遗传基因、日常膳食均衡与否、睡眠质量和运动情况等因素密切相关。单独依靠某一款产品并不能保证一定让孩子增高。

那么,如何认定虚假宣传呢?上述多位消费者在最初购买直播间产品时,都误以为是药品。记者注意到,在产品介绍过程中,主播并未明确指出该产品属于保健品范畴。此外,直播间和商品购买页面上缺少了《保健食品标识规定》中要求的“蓝帽子”标志,这可能违反了保健食品标识的相关规定。当记者咨询该产品是药品还是保健品时,主播明确表示“属于膳食营养补充剂,是保健品”。

值得一提的是,也有消费者向记者反映,之前自己在EZZ官方海外旗舰店买了澳洲节散胶囊。主播表示该产品可治疗肺部、甲状腺之类的结节,并承诺如果没有消除,提交使用前后的体检结果可以退款。该消费者觉得这款保健品似乎很不错,于是在去年3月开始服用,但最终并未达到消除结节的效果。去年12月,该消费者开始找商家退款,直到今年1月,最终处理结果是直播平台退200元平台代金券。该消费者认定商家存在对保健品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且未履行其退款承诺的行为。

对于虚假宣传的界限和认定,日前,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保健食品消费提醒,其中明确指出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如果商家在推销中声称产品可治疗疾病、使用“根治”“快速见效”“永不复发”等功效断言,均属于虚假宣传,消费者需要特别注意。

卢伟鹏告诉记者,总结过去的执法实践,首先,如果产品广告中夸大产品功效,含有绝对化用语或不实承诺,如声称可以治疗某种疾病,或使用“包治百病”“预防癌症”“纯天然安全无毒副作用”等用语,便可认定为虚假宣传。“另外,广告中是否显著标明‘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以及保健食品标志和保健食品的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等信息,这也是辨别的一大关键。”卢伟鹏补充道。

为何保健品领域会成为虚假宣传的重灾区呢?在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保健品的投诉屡见不鲜,涉及多家平台、多种产品。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虚假宣传、夸大其词、诱导购买,也有部分投诉指向产品副作用。有消费者反映:“官方旗舰店长期将保健品当药品销售,虚假宣传疗效,误导广大消费者。”还有消费者称:“店铺过度渲染商品效果,承诺一瓶即见效,然而我使用一瓶后发现并无任何改善,咨询客服后得知需持续使用约三个月才可能见效。我花498元买的保健品,我和老人一人一瓶,服用后都有心悸的反应。”

2024年4月至11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民生领域广告监管专项行动,期间查处了大量违法广告案件。例如,广西市场监管局查处了336件民生领域违法广告案,长三角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共立案查处6966件民生领域广告违法案件。今年1月,市场监管总局集中曝光了10起涉及虚假宣传的典型案例,其中2起特别关注了保健品领域的不实宣传。另外,根据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布的2024年第二批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例,共有8起违法广告案例,其中2起涉及保健食品或服务。由此可见,保健品领域已然成为虚假宣传的重灾区。

记者还注意到,在直播平台上,部分自称为“央企甄选”的账号及地方邮政账号,在推销保健品时采用了诸如“男人喝什么都不如喝六宝茶”等具有暗示性的宣传语。此类账号的视频数量并不多,橱窗产品多为个位数,但销量往往较高。

卢伟鹏指出,保健品之所以成为虚假宣传的重灾区,部分原因在于其监管标准相对宽松。根据《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保健品介于食品和药品之间,其注册与备案流程虽然规范,但相较于药品监管,存在一定的灰色地带。例如,保健食品的注册需要经过系统评价和审评,但其安全性、保健功能和质量可控性的评价标准和程序并不像药品那样严格,这为虚假宣传提供了可乘之机。

当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时,维权也并非易事。上海德禾翰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卫峰向记者解释道,从现行法规来看,有一种观点认为保健品维权难在“法律适用模糊性”与“证据规则严苛性”的冲突。从行业特点看,保健品虽属食品范畴,却常通过暗示性话术(如“调节”“改善”)规避《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对医疗效果的禁止性规定,导致虚假宣传认定标准模糊。“从举证角度,消费者需举证‘宣传内容与实际效果不符’,但保健功效本身缺乏即时验证标准,口头宣传证据易灭失(如直播未录屏),检测成本高昂(如成分有效性鉴定),形成举证困境。”卫峰补充道。

本文深入剖析了EZZ官方海外旗舰店直播推销成长肽存在的诱导消费、虚假宣传等问题,揭示了保健品领域虚假宣传普遍的现状及成因,包括直销模式弊端、监管标准宽松等。同时,指出了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时容易受到误导,且维权面临法律适用模糊、举证困难等难点。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时要保持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力度,维护市场秩序。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6084.html

(0)
东海凝丝东海凝丝
上一篇 2025年3月1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