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县城的发展情况。包括年轻人教父母使用DeepSeek时发现父母已在使用多种AI应用,分析了AI应用下沉到银发人群的原因,还介绍了县城中的AI创业情况,如AI婚摄、AI自习室等,最后也提到了县城AI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如AI相关的新型骗局、创业中的现实问题等。
在整个春节假期,被DeepSeek刷屏的时候,在远离大城市的县城饭局上,曾经默默无名的杭州企业DeepSeek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在短视频信息的狂轰滥炸之下,“硅谷恐慌”“英伟达股价带头跳水”等话题不断涌现。今年春节,社交媒体上兴起了一股“教老家父母学用DeepSeek”的潮流,这些年轻人还自称为“赛博孝子”。
然而,令年轻人意想不到的是,当他们手把手教父母使用DeepSeek的时候,却发现父母的手机里早就有豆包、即梦等众多AI应用了,甚至不少长辈已经熟练掌握了AI绘图等玩法。
在一些县城,AI创业也悄然兴起。很多朝九晚五的年轻人利用闲暇时间把AI当成副业,还有不少创业者涉足AI婚摄、AI自习室、AI电商、AI数据标注等领域。
这是AI的另一个天地,这里没有OpenAI,没有跌宕起伏的创业传奇,也没有自带光环的精英人士。随着AI走向应用和落地,广阔的下沉市场也因为AI迎来了重塑和变革。
当年轻人教父母学习AI的时候,却发现父母比自己还着迷。
自chatGPT引发的大模型热潮进入第三个年头以来,不少年轻人在这两年返乡时逐渐发现,AI正在成为县城“银发人群”的新伙伴。
yoyo是一名AI产品经理,从去年春节开始,她就察觉到父母不但对AI圈的大事十分清楚,还会主动学习专业术语。这两年每次回家,父母都会向她打听市面上最新AI应用的玩法,yoyo也会教他们如何优化提示词等。今年春节,随着DeepSeek的火爆,饭局上更多长辈向她询问AI应用的发展情况。当yoyo亲自教他们使用DeepSeek时,惊讶地发现长辈们的手机里已经有豆包、即梦、Kimi等许多AI应用了,甚至有些还是深度使用者。
某大厂程序员桃子也发现,自己喜爱钓鱼的老父亲早就不用百度搜索了,而是改用Kimi。特别是在今年春节期间,很多网友在给父母推荐AI的同时,发现AI应用已经融入到父母的日常生活当中了。
DeepSeek爆火下,AI应用破圈 图源:小红书
谈到AI应用下沉到银发人群的原因,yoyo觉得有两点。“一是现在的AI应用功能和交互发展迅速,很多AI应用还推出了适合长辈使用的极简版本。”「硅基研究室」发现,像字节豆包、腾讯元宝等AI应用的语音提问、自动朗读等功能都降低了银发人群的使用门槛。
图源:腾讯元宝官方
另外一个原因是AI满足了部分中老年人的情感陪伴需求,yoyo就曾把自己制作成“智能体”,父母可以通过这个智能体与自己聊天对话。
还有的“银发人群”会通过AI制作自己的回忆录、换装图片或者视频等,AI的高拟人化设计在多轮对话中能给中老年人提供一定的情绪价值。yoyo告诉「硅基研究室」,银发人群由于活跃度高、购买力强,一直是AI应用的新增用户群体。
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银发人群月活跃用户达到3.29亿,每月人均使用时长为129小时,他们触网的广度和深度一直在不断提升。「硅基研究室」还注意到,一些地方老年大学或者线上平台也在开设相关的AI课程,加速AI的普及。
图源:QuestMobile
县城AI创业,围绕刚需开展业务
天才创业、AGI梦想,这是AI明星创业企业常见的创业叙事。以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为例,这位毕业于浙江大学电子工程系的本土创业者,凭借年轻的团队和极高的效率,成为搅动中美大模型竞争的一股力量。
但是这些自带光环的故事,和县城的AI创业者相去甚远。
2023年年底,在山东某四线城市开了一家AI写真馆的明仔,把自己的创业故事形容为“一群土老帽创业”。他从事结婚摄影多年,2023年初接触到AI后,出于对技术的好奇,尝试了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等AI绘图应用。因为婚礼摄影有淡旺季,接单不稳定,明仔最初只是把AI绘图当成副业,比如给朋友做一些产品设计图,在网上承接一些AI换装和简单的商拍业务,收入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开始尝试把AI融入婚纱摄影,由于风格多样,意外得到了客户的好评。在调研当地摄影写真市场后,他发现很多县城的新人、宝妈、家庭等都有拍照的习惯,但往往苦恼于当地拍摄的模式化和同质化。于是,明仔干脆拉上同学,在当地开了一家AI写真馆。因为AI写真概念新颖,价格又比普通照相馆低,不仅提高了明仔婚礼旺季的收入,还拓宽了客源。
不过,就像明仔说的,在县城利用AI创业,关键是要做刚需生意赚钱。“婚庆、教育、医疗,这些都是县城人最关心的。”
与教育紧密相关的AI自习室也成为县城AI创业的又一个热门领域。以江苏扬州某县城为例,「硅基研究室」发现,不到两年时间里,出现了近10家AI智能自习室,这些AI自习室分布在学校周围,商业模式主要是售卖AI学习机、定制线下课程等,AI自习室的兴起正是抓住了县城家长的“教育焦虑”。
下沉世界,也不存在AI神话
尽管有看得见的流量、用户规模和刚需生意机会,但县城和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AI生态一样,经历了从技术火热到祛魅的过程,在下沉世界里,同样没有AI神话。
yoyo提到,在她的家乡县城,虽然很多中老年人对AI兴趣浓厚,但也有不少人因为沉迷AI视频而陷入“新型骗局”。之前就有不少媒体曝光了“AI视频老年赛道”的致富手段,很多人通过AI数字人批量制作视频,吸引中老年用户,在引流获客的同时,售卖三无保健品。
而且很多AI应用在推广初期,也会采用强运营的激励政策,这些兴趣化的运营手段在刺激长辈使用的同时,也会引发新的争议。
县城AI创业也没有造富神话,明仔认为,赚钱的风口已经过去了,现在就是老老实实“普通人赚普通人的钱”。以AI写真为例,虽然给明仔带来了新的生意机会,但也只是一种引流手段。明仔知道,在县城,他做的是口碑和回头客生意:“理想的生意就是从结婚到生娃,最好能尽量承包每个客户的关键人生阶段,这靠的当然不是AI,而是服务和审美。”
AI自习室在县城也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洗牌和内卷。前面提到的县城一位AI自习室“督导老师”表示,AI自习室的概念已经不那么新颖了,在很多县城甚至已经遍地开花。据「南风窗」披露,很多AI自习室实际上只是披着AI的外衣,本质上是“卖机器的托儿所”。
从城市到县城,当AI的浪潮席卷县城市场,AI的渗透和普及仍在加速。早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沉市场就是巨头和创业者不容忽视的“淘金地”,AI时代也不例外,但巨头们失败的经历也早已表明,技术对下沉市场的改造和重塑仍然要依靠对用户场景的理解,以及更适合本地的新商业模式。
正如一位行业人士曾经感叹的那样:“下沉市场看似大海,其实是浅海,并不好做。”这句话在AI时代同样适用。
文章阐述了AI在县城的多方面情况,既包括AI在银发人群中的普及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如功能优化和情感陪伴需求等,又讲述了县城中的AI创业现状,涵盖AI婚摄、AI自习室等创业领域,同时也指出县城AI发展存在的问题,像AI相关骗局、创业中的实际困境等,表明下沉市场的AI发展虽有机遇但也面临诸多挑战。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1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