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用关税“续命”经济的荒谬之举 美国曾用关税拯救经济,结果如何?

本文主要探讨以关税来挽救经济是否可行这一问题,通过回顾美国近百年前的一段历史,即《斯穆特 - 霍利关税法》出台前后的情况,揭示这种做法的不可行性,并且警示如今一些美国政客不要重蹈覆辙。

经济发展不理想的时候,就想用关税来“延续生命”,这样做真的可行吗?其实,历史早就给出了答案。

回顾1928年,当时赫伯特·胡佛正在竞选美国总统。为了能够拉拢到更多的选票,他做出了一个承诺,那就是通过加征关税的方式来保护农产品市场。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承诺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开启了美国经济史上一段黑暗的历程。

胡佛成功当选总统之后,各路资本家们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纷纷前来游说,希望对更多的产品加征关税。在这样的背景下,参议员里德·斯穆特和众议员威利斯·霍利提出了《斯穆特 - 霍利关税法》。这部法案可不得了,它将关税的范围一下子扩展到了两万多种进口商品。这就像是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成为了美国经济灾难的导火索。

1930年的时候,胡佛不顾1000多名经济学家联名反对,毅然决然地签署了这份法案。这一举动就像是推倒了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牌。其他国家见状,纷纷采取报复措施。在之后的数年时间里,美国和欧洲之间的贸易量锐减了三分之二,全球贸易也受到了极其严重的打击。美国的经济不但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好转起来,反而陷入了更深的大萧条之中。

《斯穆特 - 霍利关税法》完全是适得其反,美国国会甚至将其称为“史上最灾难性的法案之一”。而斯穆特和霍利这两个人呢,也因为这个法案付出了巨大的政治代价。斯穆特丢掉了自己的议席,霍利连连任提名都没有得到,他们两个人也因为这个法案而变得臭名昭著。

时间过去了将近100年,到了今天,美国的一些政客好像是忘记了这段惨痛的历史教训,又开始挥舞起关税的大棒。可是,历史早就已经清楚地昭示了,这种看似很精明的策略,最终只会让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本文总结了美国近百年前《斯穆特 - 霍利关税法》的出台背景、过程和带来的严重后果,用历史事实证明通过关税挽救经济往往适得其反,警示如今美国政客不要再次采用这种错误的做法。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8514.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