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品牌电动智能新攻势,能否扭转市场乾坤?

本文聚焦合资品牌在电动智能领域的新动态,详细介绍了东风日产、东风本田、广汽丰田等推出的智电新车,分析了合资品牌市场份额收缩的现状,阐述了其借力中国供应商布局智驾、升级燃油车智能化以及采用“一口价”市场策略等举措,探讨了燃油车销量增长与这些策略的关联以及传统燃油车未来的发展走向。

在电动智能的时代浪潮下,合资品牌正积极发起新的攻势,试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3月1日,东风日产N7率先亮相,吸引了众多目光。它号称搭载了与Momenta联合开发的高阶智驾系统,具备强大的智能驾驶能力。该系统可实现不依赖激光雷达的高速领航NOA、城市记忆领航NOA,以及全场景智能泊车等高阶功能,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智能的驾驶体验。

随后,东风本田和广汽丰田在同一天分别推出了全新电动化产品S7和铂智3X,期望在极度“内卷”的市场竞争中找到突破口。其中,铂智3X表现尤为亮眼,其高配低价的策略引起了行业的轰动。它将搭载激光雷达的高阶智驾车型打入15万元级市场,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发布当天,广汽丰田的APP被大量用户挤崩,上市不到1个小时,铂智3X的订单就突破了一万,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合资品牌加速推出智电新车,背后是其市场份额不断收缩的严峻现实。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主流合资品牌累计销量为629.89万辆,同比下滑了15.7%。这一年,主流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进一步降至27.5%,而在2021年,这一数字高达45.6%。在短短4年时间里,主流合资品牌市场份额减少了近四成。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以日系品牌为例,新能源车只占其3% - 5%的销量,95%以上的市场在持续下滑,所以市场份额面临严重挑战。合资车企要想持续发展,需要重塑产业链,深耕本土化。雷克萨斯在国内建厂,利用华东地区电动化、智能化产业优势为其赋能,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借力中国供应商加速智驾布局

借助中国本土化力量成为合资车企发起新攻势的一大亮点,尤其是在智驾领域。合资车企纷纷与中国本土供应商合作,以快速补齐智驾短板。

合资品牌电动智能新攻势,能否扭转市场乾坤?

以刚上市的广汽丰田铂智3X车型为例,记者了解到,在该车的供应链中,中国品牌的供应商占到了65%,这一比例刷新了日系品牌中国供应商占比的纪录。这不仅使得该车在智能化方面得到了大幅提升,还能够较好地控制成本。

东风本田S7则打出了“高品质”牌,被称为“史上最强本田纯电车”。它基于本田云驰智能高效纯电W架构打造,车身结构、底盘调教、三电技术堪称是“Honda顶级水准”。东风本田S7采用了宁德时代定制开发的89.8kWh三元锂电池,在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可达620 - 650km。同时,在智能化方面,它搭载了基于豆包 阿里云通义双模型开发的Honda CONNECT 4.0智导互联车机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的交互体验。

东风日产N7是其“天演架构”下的首款车型。“天演架构”是东风日产全栈自研的全新新能源技术架构,它源自中国、面向世界。在智能化方面,东风日产与Momenta深度合作,实现了一段式端到端智驾大模型。这使得东风日产相关车型在高速NOA 130km/h的速度下仍能稳定刹停,保障了行车安全。

崔东树表示:“在燃油车时代,日系车企的产业链优势十分明显,但在智能化终端的背景下,中国的消费电子产业链极其强大。日系车企推出新品的同时,要实现产业链在中国有效扎根,实现本土设计、本地生产,本地产业链化,这样才能使日系车焕发新的生存活力。”

升级智能化守住燃油车基盘

除了加大电动化产品的攻势之外,燃油车市场也是合资车企不能放弃的基盘。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合资燃油车市场零售销量约为779万辆。为了提升燃油车产品的竞争力,合资车企正加快补齐智能化短板,让燃油车变得更聪明,从而焕发新的生机。

例如,一汽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技术开发总监邓国辉表示,一汽 - 大众要开启和引领燃油车的全面智驾时代,刚刚上市的全新探岳L,就是其第一阶段的答卷。

今年3月初,全新探岳L迎来换代上市,全款一口价17.69万元起。在智能化方面,新车联手卓驭科技(原大疆车载),基于“9V5R12U”智能感知硬件,打造了IQ.Pilot高阶智能辅助驾驶方案。该方案主要体现在智能车道保持、智能拨杆变道、智能避障/大车避让、智能加塞应对四个方面,为驾驶者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的驾驶辅助。

合资品牌电动智能新攻势,能否扭转市场乾坤?

同时,一汽 - 大众还制定了行业首个“燃油车三步走”的智驾路线图:第一步,即当前的智驾1.0,普及燃油车核心高阶智驾功能,覆盖全国95%高速路段和90%城市路段;第二步,在今年第36周开启智驾2.0,实现端到端大模型上车,可覆盖全国100%高速路段和95%城市路段,保证燃油车的智驾平权;第三步,2026年,开启智驾3.0,智驾功能实现覆盖全国100%高速路段和100%城市路段。

而上汽大众“智能化三部曲”中最后的压轴产品途昂Pro也在3月10日上市,限时一口价为26.99万 - 31.99万元。

上汽大众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傅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途昂Pro的定价有一点激进,目的是不仅要从豪华车‘BBA’中抢销量,还要和新势力PK一下,从他们手上把一些用户抢回来。”

据悉,2024年,上汽大众已经先后推出途观L Pro、帕萨特Pro,赋予“Pro”家族“油电同智”的定位。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陶海龙此前表示:“智能化是电动车的专利?其实不是。去年上市的途观L Pro、帕萨特Pro,市场反响很好。特别是下半年,Pro产品的市占率在稳步提升。调研下来,客户对帕萨特Pro和途观L Pro的接受度很高。所以我们坚持在智能化上做更进一步的提升,选用更智能的大脑,比如我们跟大疆的合作,让它更聪明。”

“一口价”风暴令燃油车重现活力?

除了产品的变化外,合资品牌的市场策略也开始变得更加灵活。

去年8月成都车展期间,上汽大众首先发布限时一口价7.99万元的途岳新锐Tharu XR车型,拉开了“一口价”的序幕。随后,别克分别在昂科威Plus车型和君越上跟进限时“一口价”策略。2025年以来,广汽丰田、东风日产、一汽 - 大众、上汽奥迪、一汽奥迪等多家车企纷纷加入“一口价”模式。

合资品牌电动智能新攻势,能否扭转市场乾坤?

傅强向记者表示:“在有‘一口价’之前,用户一直会有疑问,这个车的议价空间到底有多大,现在他们就不用有这些担心。同时经销商也会变成服务商。今年上汽大众对经销商考核里,50%佣金都是和经销商的服务质量有关。之前,上汽大众对经销商的考核可能多与销量有关,这样会对终端市场价格造成一定的扰乱,最终导致终端价格的不稳定。上汽大众会逐步把‘一口价’模式应用到更多产品。”

而上汽通用在持续加大“一口价”策略的力度。今年2月底,上汽通用别克品牌正式启用新能源汽车定价模式,率先在合资阵营中全面推行“一口价”策略,即全国统一价,这是对限时“一口价”的再次升级。

有观点认为,上汽通用试图通过全面“一口价”方式重新定义产品在市场中的存在价值。与国产品牌相比,其产品价格、产品配置都有一定的竞争力,口碑、售后服务能力也都保持较好的口碑,消费者购买后不必担心售后服务的不稳定性。

另有分析认为,合资车企通过“一口价”直接对标新势力,通过大幅降价(部分车型优惠3万 - 5万元)争夺市场份额。此举不仅简化了购车流程,还以价格透明化吸引年轻消费者,削弱了新能源车的性价比优势。

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2月传统燃料乘用车的国内销量为72.6万辆,比上年同期增加8万辆,同比增长12.4%。从2月传统燃料乘用车价格区间销量及增长率来看,在8万元以下、8 - 10万元、20 - 25万元、40 - 50万元等区间,燃油乘用车均出现正增长,10万元以下区间还出现10%以上增长,即使是15 - 20万元区间的燃油乘用车也仅出现了0.2%的微小下降。

业内人士认为,燃油车在2月出现销量同比正增长,与合资车企推出的“一口价”活动密切相关。崔东树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燃油车的促销力度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6个百分点。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认为,当前企业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投入持续加码,尤其在智能化领域,多家车企在技术研发发布会上均强调了这一战略方向。然而,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已趋白热化,汽车行业现阶段的核心利润来源仍依赖于传统燃油车业务。在此背景下,2025年传统燃油车能否止跌回稳,或重新成为企业战略布局的重点领域,值得关注。

本文详细介绍了合资品牌在电动智能领域的新攻势,包括推出智电新车、借力中国供应商布局智驾、升级燃油车智能化以及采用“一口价”市场策略等举措。在市场份额收缩的压力下,合资品牌积极求变,试图在电动智能浪潮中找到新的发展机遇。燃油车市场方面,通过智能化升级和“一口价”策略,2月燃油车销量出现同比正增长,但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传统燃油车未来能否止跌回稳,成为企业战略布局的重点,仍有待观察。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5724.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3月14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