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菲特减持看美股贵不贵,投资逻辑大揭秘 美股“惊魂周”,巴菲特减持背后的市场玄机

本文聚焦美股近期的“惊魂一周”,引出巴菲特大幅减持美股并手握大量现金的操作,分析了美股存在的泡沫现象,探讨了在巴菲特减持时仍有人接盘的原因,通过数据对比判断美股当前的估值情况,最后揭示了险资在资本市场中的重要作用。

从巴菲特减持看美股贵不贵,投资逻辑大揭秘 美股“惊魂周”,巴菲特减持背后的市场玄机

在风云变幻的资本市场中,如果说有神话、有传奇、有屹立不倒的常青树,那非巴菲特莫属。他在投资领域的地位,就如同夜空中最耀眼的星辰,始终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不过,巴菲特也并非一帆风顺,他也曾遭受过质疑与嘲笑。有人怀疑他“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认为他的投资理念和能力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怀疑都被无情地证伪。巴菲特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船长,在波涛汹涌的投资海洋中,始终能够掌舵前行,精准地避开暗礁和险滩。

近期,美股上演了“惊魂一周”,这一剧烈的市场波动再次将巴老爷子拉进了大众的视野。人们不禁好奇,在这场风暴中,巴菲特又做出了怎样的决策呢?

原来,巴菲特早已大幅减持美股,手握3324亿美元现金,悠然自得地笑看市场的涨跌,耐心地等待着最佳的投资机会。这一操作无疑展现了他的超凡智慧。世人都知道巴菲特坚持价值投资和长期主义,但却很少有人了解,他并非一味地坚守,也会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适时减仓、空仓,给自己留出休息和等待的时间。

正所谓“姜还是老的辣”,巴菲特的决策总是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和前瞻性。

3月10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跳崖”,特斯拉单日暴跌15%,英伟达蒸发5%市值,科技七巨头一夜之间“消失”的财富超过7000亿美元。

从巴菲特减持看美股贵不贵,投资逻辑大揭秘 美股“惊魂周”,巴菲特减持背后的市场玄机

数据来源:第一财经

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相当于一夜之间,一个国家的GDP就凭空蒸发了。以越南为例,其2024年的GDP为4773亿美元。如此巨大的财富瞬间消失,充分说明了美股市场存在着严重的泡沫。

仔细想想,美股的涨跌幅度动辄就相当于一个发展中国家的GDP,这意味着美股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凭空创造或消失一个国家的全部社会财富。这样的市场波动显然是不正常的,也反映出美股市场的不稳定性和高风险性。

巴菲特作为投资界的传奇人物,他又怎会看不到市场已经存在的泡沫呢?早在2023年,他就因为苹果估值过高而开始选择减持。而且,随着美股的不断上涨,他越涨越抛,逐渐将伯克希尔的现金储备推至历史峰值。

2023年10月,巴菲特囤积了足足1470亿美元现金;2024年05月,现金储备增加到1800多亿美元;2024年11月,在美股创下历史新高时,他继续大幅抛售,累计囤积3252亿美元现金。面对市场的非理性繁荣,巴菲特甚至喊出自己在美股已经找不到有投资价值的股票了。

巴菲特的门徒,投资界的另一个大佬段永平也在2024年开始陆续减仓美股,并公开表示“美股有点贵”。他们师徒二人的一致行动,无疑给市场敲响了警钟。

在资本市场中,有卖就有买。当巴菲特在不断抛售美股时,谁在充当接盘侠呢?这些接盘的,大多数是认为巴菲特已经年老体衰的“聪明人”。

比如,国内某知名投资机构在巴菲特、段永平都已经明确减持的情况下,喊出了自己没有跟随减持,并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从巴菲特减持看美股贵不贵,投资逻辑大揭秘 美股“惊魂周”,巴菲特减持背后的市场玄机

数据来源:每日经济网

下面来分享其中两个有意思的理由。第一个理由是,他们认为DeepSeek的出现会增大全球算力需求而非减弱。然而,现实情况是,微软巨头都已经开始减少对硬件、对算力的投资。据钛媒体报道,微软已经取消了与至少两家私营数据中心运营商签订的总计“几百兆瓦”的容量租赁合约。这不禁让人质疑,难道他们比微软还了解科技、了解算力、了解人工智能吗?

第二个理由是,他们认为美国企业回购预计将达到1万亿美元,通过减少流通股数量和提高每股收益(EPS)来增强投资者信心,尤其是科技巨头将继续加大回购力度。然而,企业回购这一套路是有特殊的历史背景的。早些年,美国降息且减少企业的营业税,这使得企业能够用较低的利息购买自家的股票,并通过利润、分红覆盖掉利息成本。但现在,美国处于高息环境,企业这样做其实风险很大,搞不好就会引发债务危机。

所以,这些都不应该是看好美股、特别是在高点看好美股的逻辑。更不应该是买的时候跟随巴菲特,卖的时候却有意识地不跟随巴菲特,耍小聪明。说白了,这些人就是被眼前的纸上富贵冲昏了头脑,开始忽略了风险,忽略了常识。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下最重要的问题:美股到底贵不贵?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看一组数据,对比一下,就一目了然。

从巴菲特减持看美股贵不贵,投资逻辑大揭秘 美股“惊魂周”,巴菲特减持背后的市场玄机

数据来源:wind

先看2024年12月份,巴菲特卖出时美股的估值。美国标普500的动态市盈率向上突破30倍PE,处于过去20多年的历史高点区域。此外,2024年Q4的标普500的30倍PE,换算过来差不多是3.3%的收益率,这意味着整个股票市场的收益率甚至低于美债4.25%左右的收益。当下,美股不仅没有对风险给出溢价,反而低于确定性的美债收益。

再来看下2020年3月,做下对比。2020年3月,整个全球市场都处于恐慌之中,集体看空时,巴菲特对此也甚是感慨,“我活了89年,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市场。”随后,巴菲特就公开表示,“不要浪费一次严重的危机”。据雅虎财经报道,巴菲特直言市场暴跌是长期投资者的机会。他在3月10日接受雅虎财经采访时强调,市场暴跌是长期投资者的机会,这就差拿着喇叭说“抄底了、抄底了”。然而,很多人已经被下跌打蒙了、傻掉了,心中只有恐慌。

其实,但凡看一下数据就会发现,2020年3月,标普500的PE是15,处于整个历史的低位。此外,换算成市场收益率差不多是6.6%。而彼时,美国市场国债收益率已经趋于零利率。当下,美股标普500的PE在30倍左右,国债4.25%左右;2020年3月,美股标普500的PE在15倍左右,国债零利率。这么一对比就知道,当下的美股对比2020年3月的美股实在贵太多了。

从巴菲特减持看美股贵不贵,投资逻辑大揭秘 美股“惊魂周”,巴菲特减持背后的市场玄机

数据来源:网络

最后,再讲一点大家经常忽略的事实。巴菲特本质是保险公司的投资经理,伯克希尔哈撒韦本质上是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在2024年福布斯全球保险20强榜单中排名第一。换句话说,资本市场真正的金融巨鳄根本不是什么木头姐、东方港湾之类的基金公司,而是险资。

险资普遍采用“削峰填谷”机制:在市场波动期(如降息周期)降低股票比例,增持国债等固收资产以平滑收益,进行长期布局。这意味着市场的顶往往就是险资卖出来的,市场的底往往就是险资买出来的。险资就是市场的大主力!

当然,你如果对全球险资排名感兴趣,或者想要了解险资的收益状况,参与险资的配置,可以下方扫码交流。

本文通过分析美股近期的市场表现、巴菲特的减持操作以及部分机构的投资逻辑,清晰地揭示了美股存在的泡沫现象和当前过高的估值。同时,强调了险资在资本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投资者应借鉴巴菲特的投资智慧,理性看待市场,避免盲目跟风,注重风险控制和长期价值投资。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5521.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3月14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