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学习全国两会精神,结合自身本职工作,围绕乡村振兴、就业就医、教育和产业人才发展等多个领域畅谈体会,并阐述了他们为推动清远高质量发展所计划采取的行动。
在过去的这段日子里,清远的各级人大代表们都在认真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他们紧密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结合自身的本职工作实际情况,积极畅谈自己的感想与体会。代表们一致表示,要以学习促进工作落实,积极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用实际行动助力清远高质量发展,谱写崭新篇章。
凝聚乡村振兴合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这一话题,深深吸引着那些扎根农村一线的代表们。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让以“乡村振兴”为履职核心的代表们备受鼓舞,信心满满。
省人大代表黎东梅,同时也是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小三江镇登阳村党总支委员、村委会委员。她介绍说,近年来,登阳村积极发展鸡枞菌产业,引进了21000个鸡枞菌包进行试种。这一举措有力地带动了村民致富,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接下来,她打算积极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引导村民们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绿色农业,并且积极探索电商销售等新型销售模式,以此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市人大代表盘聪骅,担任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三排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他表示,“全国两会精神为我们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三排村拥有丰富的瑶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和油茶等特色农产品资源。他计划充分发挥这些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民族手工艺品制作等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打造5000亩油茶产业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区、三排古寨高端民宿文化旅游项目等,从而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村民收入。
连州市人大代表陈木友,是龙坪镇水路田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近年来,他带领村民以“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模式发展水路田村紫薇花海、三华李等特色产业,年增收超20万元。他表示,接下来将加快建设革命老区田园综合体、农业公园等项目,打造康养与摄影基地;通过“跨村选拔”“高校结对”吸纳青年返乡,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拓宽文化赋能路径,以《水路田》村歌、乡村音乐节等载体提升知名度,推动“产业 + 旅游 + 文化”融合升级。
阳山县人大代表袁学友,担任太平镇沙陂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他表示,将大力推行“稻 + 稻 + 菜”轮作模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同时,通过“媒体 + 乡村体验 + 网络直播 + 电商”的旅游产业融合模式,打造乡村产业特色品牌。
助力建好就业就医平台,推动解决群众身边事
就业,无疑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连州市、连州镇人大代表邓君笑,同时也是连州镇城东社区居民委员会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他表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兼社区书记,会努力为居民搭建起家门口的就业创业平台。他会及时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建设就业驿站,为群众提供更多就业信息,并提供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服务,推动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问题。
政府工作报告对医疗资源均衡配置的重视,让连州市人大代表、连州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吴丽红对基层医疗服务的未来充满信心。她建议,进一步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升基层医院诊疗服务水平,确保群众享受高质量医疗。同时,期望继续完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为基层输送专业人才。她将积极为医疗事业发展建言献策,为人民健康护航。
关注乡村教育和产业人才发展,推动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乡村教育的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连山福堂镇人大代表、福堂初级中学校长岑峰说道。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让他感触颇深。接下来,他将继续关注乡村教育发展,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同时,积极建言,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贡献力量。“我将以全国两会精神为指引,深入调研,履职尽责,为乡村孩子点亮梦想,为乡村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市人大代表、约克广州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员工顾洁玲则建议,在制造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应当加大职业教育的推广力度,大力培养支持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产业工人队伍的建设,建立产业工人数据库,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奠定重要的人才基础。
本文展示了清远各级人大代表在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后,在乡村振兴、就业就医、教育和产业人才发展等多个关键领域积极作为、担当履职的情况。他们将两会精神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发展计划和建议,展现了为推动清远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和积极贡献。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5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