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宣教到适老,广东中行打造金融消保新格局,广东中行多维度发力,推动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

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积极作为。通过创新宣教模式、丰富产品供给、深耕养老金融等举措,展现了其在提升金融消费者保护能力、打造便捷支付体验以及护航老年群体幸福晚年等方面的努力,彰显了国有大行的责任担当。

从宣教到适老,广东中行打造金融消保新格局,广东中行多维度发力,推动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

金融,如同国民经济的血脉,贯穿于经济运行的每一个环节。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金融”一词被提及达22次,这一高频出现的数据,不仅体现了有关部门对金融领域的高度重视,更为金融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而在金融行业的稳健发展进程中,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始终是核心任务。

近年来,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以下简称“广东中行”)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及“为民办实事”的工作思路。以金融知识普及、支付便利化、适老服务为重要切入点,在丰富产品供给、创新宣教模式、深耕养老金融等多个领域积极进取,奋力开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全新格局,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着国有大行的责任与担当。

创新宣教模式,提升金融消费者保护能力

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对于消费者而言,就像是为他们的“钱袋子”加上一把坚实的锁。它能够有效提高消费者的风险意识和风险认知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广东中行将金融知识普及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关键抓手,精心构建了“线上 + 线下”“集中性 + 阵地化”的全方位宣传矩阵,致力于帮助消费者学习金融知识、理解金融规则、信任金融体系并合理运用金融工具。自2024年以来,该行全辖累计开展各类金融宣教活动超过10000场次,覆盖宣传人数超过5000万人次,持续推动金融教育工作朝着系统化、常态化的方向发展。

从宣教到适老,广东中行打造金融消保新格局,广东中行多维度发力,推动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

图:广东中行举办共读半小时读书活动。

在线下,广东中行创新开展了一系列集知识性、功能性、互动性于一体的金融教育活动。该行打造了“千家万户——消保文化节”这一特色品牌,并联合组建了“金融知识宣讲团”。结合非遗文化、县域基层等特色元素,让金融知识变得更加有趣味、更接地气、更贴近基层群众的生活实际。同时,开展“行长大讲堂”“行长说消保”活动,指导全辖各级机构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将金融知识送进农村、企业、校园、社区、商圈等各个角落。此外,立足“澳门新街坊”项目,联合设立“金融知识联合宣教新街坊工作站”,为琴澳两地的金融消费者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政策和金融知识普及服务。在全网点覆盖设立“公益性金融知识普及和教育专区”以及知识宣讲员,打造金融教育常态化阵地。

在线上,广东中行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不断提高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数字化水平。该行在官网、手机银行、企业微信等多个线上平台设立了公益性金融教育专区和“消费者权益保护”专区,有效扩大了金融宣教的影响力。携手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消保知识教育宣传系列短视频,持续扩大受众群体的覆盖面。利用线上平台,持续发布《听说书 学金融》《安全用卡 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票务诈骗 警惕钓鱼网站》等图文内容,以及《小宝说金融》《防范非法集资 守护“老年人”钱袋子》《假如用相声的方式打开消费者权益保护》《合规用汇惠民生 便捷安心更幸福》等原创视频,全方位提高消费者的金融素养。

此外,广东中行还强化了警银联动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反欺诈协作。辖属各机构主动对接属地公安机关,积极提供涉诈线索,全力配合打击涉诈团伙,共同守护广大群众的“钱袋子”。今年以来,广东中行已成功劝阻堵截10余起电信诈骗案件,避免资金损失500余万元。同时,在拦截涉诈资金转移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佛山中行成功拦截2.6亿元涉诈款项,清远中行迅速截留38.8万元港币跨境汇款,获得了属地公安及客户的认可和表扬。

丰富产品供给,打造境内外便捷支付体验

金融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以及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跨境支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东中行全面贯彻“支付为民”的理念,积极响应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致力于为境内外客户打造便捷、安全的支付体验。

广东中行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保障。通过“中银智慧付”系统,该行为全省超过8900个商户提供外卡收单服务,服务范围覆盖酒店、交通枢纽、零售、餐饮、大型景区等多个场景。2024年,广东中行外卡刷卡累计交易笔数超过60万笔,累计交易金额超过15亿元,同比增幅均超过50%。此外,广东中行还不断优化境外来粤人员的开户流程,实现了“30分钟极速开户”,并建成对私跨境金融特色网点67家,支持9种外币随到随取,有效解决了外籍客户“开户难”的问题。

在广交会、珠海航展等国际展会上,广东中行设置了多语种服务台,赢得了全球“朋友圈”的点赞。该行积极推广移动支付服务,协助外籍人员绑定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工具,让“支付无国界”成为现实。同时,针对入粤外籍人员的“衣、食、住、行、游”等高频消费场景,推出数字人民币及各项电子支付促消费措施,丰富支付服务产品供给。针对大湾区民生缴费场景,加大服务创新应用力度,积极配合“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澳门新街坊”等粤港澳民生一体化政策和项目的支付需求,不断丰富和拓展港澳居民在省内公用事业、政务服务、出入境等民生缴费领域的移动支付应用场景,满足多层次民生支付需求。

近日,中国银行推出了“来华通”APP,向外籍人员提供翻译、地图导航、订餐、高铁票、飞机票、酒店、景点门票预订、开户预约、服务点查询等各类金融和非金融服务。针对外籍人员现金兑换需求,广东中行推出了人民币现金“零钱包”服务,截至2024年末,广东全辖累计投放人民币现金“零钱包”超过48万个。

深耕养老金融,护航老年群体幸福晚年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群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他们同时也面临着数字鸿沟、信息不对称、诈骗风险高等诸多问题。

广东中行深耕养老金融服务领域,为客户提供陪伴式养老金融服务,跨越客户的不同人生阶段,全方位满足每一位客户不同时期与不同维度的“备老”与“养老”诉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老年客户提供多样化的便捷服务体验,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在适老服务方面,该行在线上推出了手机银行“岁悦长情版”,配备大字体、语音导航等功能,并联合健康平台提供在线问诊服务,方便老年客户操作和获取健康咨询。

从宣教到适老,广东中行打造金融消保新格局,广东中行多维度发力,推动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

图:广东中行用心用情服务老年客户。

在线下,为了解决行动不便老年人的业务办理难题,广东中行在全省超过一千家敬老服务网点配备了无障碍设施、老年专窗及上门服务。截至2024年末,广东中行新发“岁悦长情套卡”超过34万张,为银发客群打造了“金融 + 消费”专属服务。

在养老金融方面,广东中行构建了手机银行个人养老金服务专区,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专区上架代销储蓄、理财、保险等四大类近200只产品,并通过税收优惠解读、专属客服服务等方式,随时满足客户个人养老金开户、缴存和投资管理等多方位需求。同时依托线下网点服务窗口,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帮助客户选择适合的养老金融产品,广泛传播养老金融知识,提高公众对养老金融的认知水平。

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是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从金融知识传递到千家万户,到支付便利化实现全球联通,再到适老服务做到细致入微,广东中行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将“为民服务”的理念融入到每一个服务细节之中。未来,广东中行将继续深化金融创新,不断拓展服务边界,以更有温度、更具智慧的举措,守护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中行力量。

本文详细介绍了广东中行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多项举措。通过创新宣教模式提升消费者保护能力,丰富产品供给打造便捷支付体验,深耕养老金融护航老年群体幸福晚年。这些举措体现了广东中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展现了国有大行的责任担当,未来也将持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5323.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3月13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