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美乌在沙特就乌克兰问题举行会谈,提议俄乌30天临时停火展开,详细阐述了俄方对此提议的态度、原因,同时介绍了当前战场局势以及各方的立场和动态。
在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俄乌局势中,一场美乌之间的会谈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当地时间11日,乌克兰和美国代表团齐聚沙特阿拉伯,就乌克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会谈。然而,对于此次会谈的成果,俄方人士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俄罗斯大概率不会接受美国所提议的俄乌30天临时停火方案。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俄方人士向媒体透露,在停火条件尚未谈妥,并且没有得到一定程度保证的情况下,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很难同意停火。该消息人士强调:“在目前的状况下,普京是难以同意停火的。”他还指出,俄方在当前的局势中处于强势地位,因为俄罗斯军队正在战场上稳步推进。
就在12日,普京亲自视察了库尔斯克地区。在视察过程中,他向俄军下达了明确的任务,要求俄军彻底夺回这一地区被乌军占领的失地。普京在当地的一个指挥中心召开会议时坚定地表示,当前俄军的首要任务就是迅速且彻底地击溃库尔斯克地区的乌克兰武装力量,以恢复边界沿线的稳定局势。
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在此次会议上进行了详细的汇报。他称,截至目前,俄军已经成功夺回了库尔斯克地区超过86%的被乌军占领区域,这一成果彰显了俄军在战场上的强大实力。
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议员维克托·索博列夫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俄罗斯不会接受临时停火,因为美国很有可能会利用这一短暂的停火时间,对乌克兰进行重新武装,从而增强乌军的战斗力,这对俄罗斯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俄联邦政府财政金融大学专家弗拉基米尔·杰尼索夫进一步分析指出,美方并没有提出能够切实解决乌克兰问题的和平计划,他们只是试图通过临时停火来冻结冲突。然而,这种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冲突很可能在未来再次爆发,而这种模式显然不符合俄罗斯的国家利益。
回顾去年12月,普京就曾明确表态,俄罗斯所需要的不是简单的停火,而是有切实保证的长期和平。但他也坦言,“如何获得这些保证是个难题”,这也反映出俄罗斯对于和平的审慎态度。
美乌两国在11日会谈结束后发表了联合声明。声明中显示,乌方愿意接受美方提出的俄乌30天临时停火建议。随后,美国恢复了此前切断的对乌军事援助和情报共享。路透社对此报道称,乌方通过答应美方提出的临时停火提议,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身“短期”的主要诉求,缓和了此前不断恶化的乌美关系。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俄乌冲突的根本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俄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在12日接受俄罗斯“卫星”广播电台采访时明确表示:“俄罗斯立场的形成不会发生在(俄罗斯)境外……而是在俄罗斯境内。”这充分体现了俄罗斯在俄乌问题上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
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康斯坦丁·科萨切夫也在社交平台上发声,他强调:“达成任何协议,都要按照俄罗斯而不是美国的条件。”这进一步表明了俄罗斯在谈判中的强硬态度。
12日,有两名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俄方向美方提交了一份达成停火协议的条件清单,并且俄美官员在过去三周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的会谈,对这些条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虽然目前尚不清楚俄方具体提出了哪些条件,但据这两名知情人士称,这些条件比较宽泛,与俄方早前向乌克兰开出的条件大体一致。
俄方此前提出的条件主要包括:乌克兰不得加入北约,乌境内不得部署外国军队,克里米亚和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属于俄罗斯。美国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在此次美乌会谈前就曾表示,乌克兰显然“很难在任何合理的时间内把俄罗斯赶回2014年边界”,乌方在未来达成的任何俄乌和平协议中都必须作出领土让步。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12日于白宫表示,此次美乌会谈“讨论了土地等事项”,他还称“我们讨论了许多必要事项的细节,因为我们不想浪费时间”。然而,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在同一天强调,乌方不会承认被占领土属于俄罗斯。他指出,为了收复领土,乌方付出了巨大的人员伤亡,“这是乌方最重要的‘红线’”。
另外,还有两名俄方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对俄方而言,临时停火提议可能是个“陷阱”。因为在没有具体安全保证或承诺的条件下,俄方难以同意停火。而一旦俄方拒绝,西方很可能会把未能实现和平的责任归咎于俄方。
特朗普在12日还声称,如果俄罗斯不同意停火,他可能会对俄方施加严厉制裁,尽管他“不想这样做”。白宫在当天晚些时候宣布,美方代表本周会前往俄罗斯,双方将就相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沟通和协商。
本文聚焦美乌会谈提议的俄乌30天临时停火,从俄方人士的表态可知俄罗斯难以接受该提议,主要原因在于停火条件未谈妥、美国可能利用停火重新武装乌克兰以及缺乏切实可行的和平计划。同时介绍了当前战场局势,普京要求收复失地且俄军已有进展。各方在领土等关键问题上立场鲜明,冲突的根本矛盾依旧存在,美乌会谈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俄乌冲突问题,未来局势仍充满不确定性。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5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