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家特色法庭,通过《〈现场〉对话大法官》节目第二季第二集的内容,介绍了涠洲岛的生态旅游法庭、国境线上的边境法庭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法庭的办案经历和成果,展现了广西在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方面的努力和成效。
在我国华南地区,有一个集山水形胜、沿海又沿边、多民族聚居等特色于一体的地方——广西壮族自治区。这里又会带来怎样别具一格的“解纷故事”呢?
3月6日,《〈现场〉对话大法官》节目第二季第二集精彩播出,本期节目主题为“法暖民心”。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黄海龙,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崇左市高级中学副校长黄花春做客该节目,他们通过讲述3家特色法庭的办案经历,为观众勾勒出了广西那一幅和美“枫”景。
首先,让我们走进涠洲岛上的生态旅游法庭。
在节目中,一起涉旅纠纷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跟她尝试沟通的时候,她就很激动,然后就把我们店砸了,还把我们员工砸伤了。”店家和游客都气愤不已。原来,前来广西涠洲岛旅游的张女士在经过一家商店时购买了一个手机防水袋。然而,当她从海里游完上岸后,却发现自己的手机坏了。仔细检查后发现,原来是手机防水袋漏水所致。
面对这一情况,店家当场打来一桶水做实验,并表示“实验证明,我们的手机防水袋是没有问题的”,还指出漏水原因是张女士使用不当。但张女士则坚称,店铺销售给她的就是劣质商品,店家必须赔偿。
2024年,涠洲岛景区共接待上岛游客224.42万人次。随着景点热度的不断攀升,涉旅纠纷也不时上演。北海市海城区人民法院涠洲人民法庭庭长陆斐然介绍道:“游客和商家的纠纷,主要表现为产品质量纠纷;商家和游客的纠纷,主要表现为侵权、人身伤害类纠纷。如果双方谈不拢,直接来法院起诉,法院面临的就是两个纠纷。”
那么,如何维护游客权益,守护这座和美海岛呢?涠洲法庭作为一家生态旅游法庭,多年来,法庭干警走出法庭、巡回办案,致力于促进涉旅纠纷现场调、现场解。同时,他们充分利用旅游旺季、小长假等时机开展假日巡回普法宣传,足迹遍布涠洲岛各大景区及民宿、酒店。2024年,涠洲法庭共成功化解岛上的涉旅纠纷4143起,真正进入法庭的诉讼案件只有1件。
节目中,黄海龙介绍:“处理旅游纠纷贵在快速,重在解决在当地。”广西在全区主要景区成立了30个旅游法庭和办案点,此外还与旅游、工商、卫生等职能部门构建联动机制,就地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擦亮了广西“山清水秀生态美”的金字招牌。
接下来,我们来到国境线上的边境法庭。
广西东兴市与越南仅一河之隔,穿过北仑河,就能到达越南芒街。这里还是我国海洋民族——京族世代聚居的地方,高跷捕鱼、独弦琴等少数民族文化,为这颗边陲明珠注入了独特风情。
东兴市人民法院江平人民法庭,就是一家国境线上的边境法庭。法庭干警在这里向“海”而兴,沿“边”而治,以“少”促和。
2024年春节前夕,土生土长的京族姑娘小梅来到一家美容工作室做美容,没想到“美容”不成变“毁容”,回家后第二天就被直接送进了医院抢救,一场小梅与美容工作室的纠纷也随之而来。“走鉴定程序的话,就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了。”为了减轻当事人诉累,江平法庭庭长冯建华在巡回审判的过程中,以调解方式最终促成了双方握手言和。
节目介绍,在审判工作中,江平法庭将京族文化与法庭工作巧妙结合,有效拉近了与京族群众的距离。此外,2024年,江平法庭共处理涉外民商事案件15件,为边境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着法治力量。
节目中,黄花春表示:“法庭除了司法审判,也是守边固边的重要力量。在促进边境的繁荣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江平法庭等边境法庭的存在,对边民来说是一颗“定心丸”,同时也搭起了一座法院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最后,我们来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法庭。
“呗侬是兄弟,有情义,处事讲和气;呗侬是朋友,结友谊,和谐共相济……”呗侬是壮语,指的是兄弟姐妹、朋友或者关系好的人。一声呗侬,道尽了广西人民的和气包容。
节目中,黄海龙强调:“广西是壮族自治区,同时也是一个有着12个世居民族的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对于法院来说很重要。”
“如果仅仅是简单裁判、一判了之有可能就是案结事未了,到时候老百姓又产生新的纠纷,案子还是要回流到我们这里来。”节目中,钦州市钦北区人民法院大寺人民法庭庭长李钦城正在调解一起因宅基地办证引发的纠纷。这场跨越十多年、牵扯众多购房者的纷争,最终在法官的奔忙中尘埃落定,双方化干戈为玉帛。
大寺法庭是一家民族团结法庭,也是全国首个专门的壮语法庭,李钦城是一名壮汉双语法官。节目外,李钦城和同事们深入百姓劳作的田间地头、交通不便的山林深处,巡回审判、定分止争,浇灌出民族团结之花。
黄海龙说:“大寺法庭法官用壮汉双语进行开庭、调解,用群众能听得懂的语言开展审判工作,不仅体现了司法为民初心,更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节目中,黄海龙表示:“把调解现场、法治宣传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努力让司法的温暖能够更可触可感、直抵民心,提高基层解纷的质效,维护社会和谐安定。”通过一系列举措,2024年,广西法院新收案件同比下降5.32%,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取得较好成效。
本文通过介绍广西的涠洲岛生态旅游法庭、国境线边境法庭和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团结法庭的办案实例,展现了广西特色法庭在化解各类纠纷、促进旅游发展、维护边境稳定和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广西法院通过多元举措,有效降低了新收案件数量,提升了基层解纷质效,维护了社会和谐安定。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2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