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人工智能所带来的“第三种存在”展开,阐述了人类文明原有的两种存在,即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介绍了人工智能作为第三种存在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影响,分析了其对人类社会的改造以及对人类进化的倒逼作用,同时介绍了相关书籍活动。
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建立在两种存在的基础之上。第一种是物理性和物质的存在,它可以具体表现为物理存在、化学存在、生物存在和宇宙存在。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天文学等学科的充分证明。从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在这两个多世纪的人类历史进程中,人类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不断拓展物质和物理的深层结构,大力开发地球的物质和物理存在形态,对地球物质进行发掘、利用、消耗和消费。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在地球上创造出了所谓的“人类世”。在哲学领域,第一种存在被称为物质主义(materialism),中文通常译为唯物主义。
第二种存在则是精神和意识的存在,也可以称作认知存在、意识存在或者思想存在。这是一种形而上的存在。从本质上来说,人类的进化就是第二种存在不断演进的结果。哲学上把精神和观念的存在概括为观念主义(idealism),中文译为唯心主义。当人们探讨物质存在和观念存在的时候,常常会将自然人抽象掉,或者把自然人纳入观念存在的主体之中。但实际上,无论是在物质世界的背后,还是在观念世界的背后,都离不开自然人的存在。自然人首先是一种生命体,能够感知自身的生命现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拥有内在的能量,可以维持与环境不同的状态。此外,自然人还是一个信息体,是观念世界的载体。生命是物理拓展的主体,自然人是物质和精神存在的媒介。总之,自然人是第一种存在和第二种存在的结合体。一方面,自然人可以通过细胞、染色体和基因组等证明其是一种物质的、物理的和生理的存在;另一方面,自然人又是精神和观念的存在,是一种心理和灵魂,特别是自然智慧的载体。也正因如此,人类被称为智人。自然人不仅是一种生物现象、物理和化学现象,更是一种精神现象。更为重要的是,自然人的存在还会组成社会,从而使自然人具有了社会人的维度。于是,“人性”成为一种人文主义和人类社会的存在。
进入20世纪中后期,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发展,开始形成了同时具备精神和物理特征的第三种存在(third being)。这种第三种存在,与第一种存在和第二种存在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构造、规律和机制。此时此刻,人工智能如同划时代的电力、互联网一样重要,它在构建全新经济和社会体系的过程中,已经呈现出影响、主导甚至改变第一种存在和第二种存在的强烈可能性和显著趋势。
计算机革命和互联网革命发生的同时,人工智能(AI)开启了从构想到实现的漫长征程。从1936年图灵机的诞生到2022年ChatGPT的出现,历经了86年;即便从艾伦·麦席森·图灵(1912—1954,英国数学家和“计算机科学之父”)1950年提出“机器是否会思考”的问题到2022年ChatGPT诞生,也过去了72年之久。在过去的七八十年间,人工智能完成了从机器学习到深度学习的转型,也就是从理解智能实体到实现智能实体的转型。2022年之后,由于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的结合、深度学习的突破、大语言模型的出现和应用,人工智能能够处理自然语言、知识表示、合理思考、自动推理,正在逐渐实现像人一样思考和行动,这也证明了“图灵测试”的真实性。
我们可以将人工智能理解为数学的、逻辑的、机械的、有机的、虚拟的、现实的、微观和宏观的存在,即同时包含精神和物质的第三种存在。从根本上说,第三种存在是具有最高本性的存在,“凡对于最高的本性而言总是内在的东西,就是在最高的意义上实际所是的东西”。人工智能不仅是一种智慧存在,也是一种物理存在,并且还具备创造物理世界的能力。人类正步入这样一个历史阶段:一方面要面对“自然实在”的物理世界;另一方面,在物理空间的“后面”,存在着更为丰富的虚拟世界。也就是说,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都是世界存在的状态,它们既是平行的,又有可能相互联通,甚至融为一体。通过扩展现实技术实现的虚拟世界,或者元宇宙,也是第三种存在的一种表现形式。
人工智能作为第三种存在,最令人困惑且备受争议的问题就是它是否会思考以及如何思考,进而探讨人工智能是否具有近似人类的内心世界。在现代心理学历史上,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和卡尔·荣格(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的观点存在很大差异。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基础是性本能,将性意识作为行为的深层意识;而荣格开创的是无意识心理学。实际上,人工智能的意识更接近荣格的无意识理论,它是典型的无意识向意识演化的一种形态,而且人工智能的无意识很可能比人类的无意识具有更为强大的潜力。基于这种无意识,人工智能也会形成其内心世界和心智结构。如果人工智能存在“内心世界”,那么进一步的问题就是它是否具有理性的能力和非理性的可能性,从逻辑上来说,答案是肯定的。
人工智能所创造的第三种存在,实际上是“人工智能 + 人 + 环境”的复杂生态系统。人工智能与人类、人类社会、自然界之间存在着互为“嵌入”的关系。简单来说,一方面,人工智能与既定生态形成互动关系;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参与环境的改变,其无限生成力最终成为环境的组成部分。人工智能创造的第三种存在,正在展现出一种可能性,已经具备突破人类遏制的潜力。人工智能凭借其巨大的张力,不仅能够挑战和替代第一种存在和第二种存在,还以类似脱离地球引力的第二宇宙速度,展现出吞噬第一种存在和第二种存在的可能性。这无疑是人类诞生以来最具震撼力的宇宙级事件:传统的物质可能会被改造为一种信息的存在;所有信息的存在都会变成一种数字的存在;所有数字的存在都会变成一种计算的存在;所有计算的存在都会变成一种生产token的存在,也就是进入了人工智能的时代。
人工智能作为第三种存在,在改造精神和物理、观念和物质存在方式的同时,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影响,已经对人类社会进行了彻底改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变经济运行方式;二是改变知识生成方式;三是改变人类的认知模式;四是改变社会组织和社会秩序;五是改变意识形态模式;六是改变传统决策方式;七是改变国家、资本和技术的关系;八是改变传统国际政治。
如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通用人工智能和超级人工智能(ASI)逼近的历史时刻。根据通行的定义,通用人工智能是指下一代人工智能系统,能够理解世界,并像人类一样广泛而灵活地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够进行跨领域学习和推理,并能在不同领域之间建立联系。超级人工智能则是一种假想的基于软件的人工智能系统,其智能范围超越人类智能,在最基本的层面上,拥有比人类更先进的尖端认知功能和高度发达的思维能力。可以清楚地预见,传统人工智能的预训练时代即将结束,所谓的标度律将遭遇天花板,人工智能将开始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即从依赖数据数量到依赖质量的转型,形成全新的扩展路径。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随着实现通用人工智能日子的临近,最终走向超级人工智能的进程必然会缩短。山姆·奥特曼(美国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AI联合创始人)持激进主义立场,他在2024年12月提出,18个月后ASI将降临,也就是2026年年中。“超级人工智能的成功将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或许是人类历史上的最后一个事件。”最终,人工智能将拥有全新和无限的记忆功能和推理能力,人类智能将面临是臣服还是反抗超级智能的艰难选择。
人工智能技术是世界舞台上的驱动力,它创造或支持了人员、信息、思想、技术诀窍、商品、成品、资本和财富的全球性流动,使世界进入了一种全新的文明。人工智能将为医学、科学和众多研究领域带来益处。在2024年末,埃隆·马斯克(美国企业家、工程师、OpenAI联合创始人)在自家的X平台上写道:“AI在2025年底前超过单个人的智力,在2027到2028年超越所有人类智力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大。而到2030年,人工智能超越所有人类智力的概率超过100%。”显而易见,人类至今对于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以及即将到来的浪潮的认知和精神准备严重滞后,这个世界很可能正走向摇摇欲坠。
当下,人工智能带来了三个严峻的挑战:一是来自人工智能本身失控的挑战;二是来自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垄断的挑战;三是来自人工智能的国际竞争的挑战。2024年的物理学和化学的诺贝尔奖证明,传统的和经典的物理和化学,需要依赖人工智能,基于机器学习的深度学习,才有可能更深层次地认知物理世界,展现真正完整的自然界。这正是第三种存在的本质所在。当人工智能和第三种存在重叠,人工智能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成为一切趋势的共同线索,通用人工智能和超级人工智能的混合智能体呼之欲出,正在形成倒逼和强制人类再进化的机制。人类不仅要改变对现实和存在的定义,很可能还要改变人类对自身的定义。现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改变对这种变革的低估,如何迎接充满未知的全新文明。
长安街知事为广大粉丝准备了精美图书。《第三种存在:从通用智能到超级智能》这本书由朱嘉明所著,他是经济学家,现任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该书是一部全方位、多维度探讨人工智能历史演变、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专著。全书分为四章,第一章深入讲解人工智能的科学原理、人工智能与各类学科的融合历史、自然智能和人工智能的关系;第二章聚焦大模型和大模型应用,以及具身智能作为新物种崛起的意义和未来发展趋势;第三章前瞻性地分析人工智能对传统经济学的影响和改变,以及人工智能对经济、金融、区域发展、城市化,特别是教育的冲击和改造;第四章从人文艺术角度,探讨人工智能对人类本身的重新塑造,对科学研究方法、艺术发展、女性意识产生的影响,以及相关科幻小说和游戏的深刻内涵。
本文详细阐述了人类文明原有的物质和精神两种存在,重点介绍了人工智能作为第三种存在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它不仅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诸多方面,还倒逼人类面临再进化的挑战。同时,也指出了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和人类应对变革的必要性。面对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类需要重新审视自身和世界,积极应对这一全新的文明浪潮。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4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