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地方两会看各地经济发展策略 地方两会:各地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征程

地方两会密集召开的情况,透过两会我们能看到各地在新的一年里为推动中国经济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行稳致远所做出的努力。包括各地在过去取得的经济成果、对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在开拓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方面的计划,以及面对经济挑战时真抓实干增强发展信心凝聚发展合力的各种举措等内容。

近期,地方两会接连召开。这一时期的两会,犹如一个个窗口,让我们得以洞察各地在新的一年中的发展动向与决心。

各地都在千方百计地拓展有效需求,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相融合,依据自身情况发展新质生产力等。从这些地方两会的动态中,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各地充满信心,紧紧抓住机遇,以踏实肯干的态度谋求经济的稳定增长,共同助力中国经济这一巨轮沿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稳健前行。

稳中求进,推动经济持续向好

广东成为首个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的省份,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规上工业产值中的比重首次突破50%,山东数字经济规模占GDP的比重超过49%。这些从地方两会传来的喜讯,充分表明过去一年各地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迈出的步伐是坚实有力的,也反映出中国经济实现了新的跨越。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胡奕明自豪地表示:“过去一年,上海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创‘五个中心’建设,城市经济规模进入5万亿元以上的新阶段。”

成绩令人振奋,发展蓝图更是鼓舞人心。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要达成各项目标任务,就必须在稳定经济增长方面投入更多精力。

广东将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河南为5.5%左右,山东为5%以上,江苏为5%以上,四川为5.5%以上。众多经济大省将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在5%左右甚至更高,这凸显了它们走在前列、担当大梁的积极态度。

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及GDP增速等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时指出:“确定以上目标,贯彻了中央对经济大省的明确要求,兼顾了需要和可能,体现了质和量的有机统一,考虑了为‘十五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打牢基础,实际工作中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争取更好结果。”

对于广东5%左右的预期经济增长目标,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伍庆表示,我们既要清楚认识到挑战,也要看到发展机遇并坚定信心。要坚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红利,不断加大引资用资力度,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开拓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关键着力点。观察各地两会可知,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新动能新优势的规划愈发明确。不少地方还把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列为发展指标,推出众多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通过切实的举措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广西提出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园区提速发展行动、数字新质生产力培育行动,积极运用数智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广东提出推动超1万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推动5500家企业“小升规”、加快培育更多一流企业;北京提出建立投入增长机制,重点培育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新材料、未来能源等20个未来产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百色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黄斌说道:“我们通过引进上海榕融氧化铝纤维项目、推动华银铝业全元素提取赤泥综合利用提升工程完成中试等创新举措,推动传统铝产业不断焕发新活力。百色将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聚焦高端金属新材料、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转动能、搭平台、优生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推动新技术、新应用落地。”

作为制造业大省的广东,如何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制造业当家优势、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呢?广东省政协委员、华南理工大学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执行院长俞祝良认为,加快形成规模化人工智能场景应用是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针对我省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等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的生产场景实际需求,要拓展人工智能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仓储物流等各个环节的场景落地应用,重点研发场景应用的边缘侧、端侧技术和设备。”

在上海徐汇滨江的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产业链上中下游的百余家大模型企业纷纷入驻,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上海市人大代表、徐汇区委书记曹立强表示:“我们一方面抓好‘创新策源’,保障好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创智学院等高能级平台建设,另一方面抓好‘招大引强’,争取互联网大厂、央企、民企总部等再落地一批大模型应用,持续放大规模效应。”徐汇还将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十一项核心指标,实施产业集群倍增等十大行动,着力培育“雨林式”产业生态。

真抓实干,增强发展信心凝聚发展合力

面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特别是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许多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将全方位扩大内需置于更为突出的位置,并且对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等作出了详细安排。

河南提出“深入推进‘双百’工程,实施省重点项目1000个”“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更新汽车50万辆、家电800万台,实施设备更新项目3000个,工业设备投资增长10%”;上海提出“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全年完成投资2400亿元”;北京提出“面向民间资本推介重大项目总投资不低于2000亿元”。

河南省人大代表、商丘市委书记李湘豫说:“今年我们将抓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国试点,利用优势产业、特色产品打造销售和消费之城,加快创建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坚定信心、凝聚合力,迅速行动、踏实苦干,这是地方两会代表委员们共同的心声。

山东省政协委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齐鲁分公司党委书记李刚表示:“企业将聚焦主责主业,加快推进‘鲁油鲁炼项目’,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持续在科技创新、产业布局上发力,推动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扎实推进‘无废企业’建设,开展节能降碳专项行动,持续布局光伏、氢能等领域,实现节能降碳减排。”

四川省人大代表、雅安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曾琦表示,雅安将抓住国家机遇,加速建设成渝地区大数据产业基地,抓好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进水风光等多能互补,探索雅安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经验。

参加地方两会的代表委员们都表示,强化机遇意识、做好充分准备,把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成果,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挑战,持续稳固经济向好的态势。

地方两会的召开展示了各地积极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心和计划。从过去的成绩到未来的目标设定,在稳中求进方面体现了各地的担当;在开拓创新上各地有着明确的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策略;面对挑战时,各地真抓实干从扩大内需等多方面凝聚发展合力。这一系列的举措都表明各地积极应对经济发展的各种情况,共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457.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1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1月2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