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QS 发布的第 15 版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展开,介绍了此次排名的规模、范围,对比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高校在各学科的表现,重点阐述了中国内地高校在多方面的突出成绩和进步。
3 月 12 日,据 QS 世界大学排名官微发布的消息,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QS Quacquarelli Symonds 于当日正式发布了第 15 版 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本次排名的规模十分庞大,对全球 100 个国家和地区的 1700 多所大学在 55 个学科领域的表现进行了独立的比较分析。同时,还对艺术与人文、工程与技术、生命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五大学科领域进行了综合评估。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 QS 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学科排名,它清晰地凸显了全球高等教育不断变化的格局。尽管传统上在排名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和地区依然保持着一定的优势,但它们正逐渐面临新兴高等教育市场的有力挑战。从亚洲和中东地区院校在此次排名中的出色表现,就可以明显看出这种转变。而且,随着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大学面临财政压力,这种新兴市场挑战传统优势的趋势很可能会进一步加速。
-
美国:美国高校在学科排名中展现出强大实力,在 32 个学科中遥遥领先。其中,哈佛大学表现最为优异,在 15 个学科中排名第一;麻省理工学院紧随其后,在 11 个学科中排名第一。
-
英国:英国院校同样不容小觑,在 17 个学科排名中领先。剑桥大学在四个学科中名列前茅,牛津大学在三个学科中排名领先。
-
中国(内地)在此次排名中成绩斐然,获得 1230 个学科排位,位列世界第三。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表现出色,各有两个学科跻身世界前三。
-
加拿大:加拿大有两个排名前三的学科。
-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在香港的众多院校中,香港大学表现突出,进入全球学科排名前 200 名的数量最多,达到 55 个,排名上升的学科也最多,有 47 个。香港中文大学也有 43 个学科排名上升。
详细来看,中国(内地)获得 1230 个学科排位,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的 3245 个学科排位和英国的 1662 个学科排位。在所有排名中,60%(735 个)的学科排名上升,只有 2%(24 个)的学科排名下降,9% 的学科排名保持稳定,还新增了 358 个学科排位。此外,中国(内地)在五大学科领域排名中,占据 159 个排位。其中 65%(103 个)排名上升,18%(29 个)排名下降,12%(19 个)排名保持稳定,且新增 8 个学科排位。
中国(内地)高校在 QS 的五项指标中均实现了全面提升。尤其是学术声誉方面,呈现出飙升的态势。该指标整体提升了 64%,在拥有 10 个或以上排名项目的国家或地区中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韩国。在中国(内地)高校中,中国地质大学的地质学在学术声誉指标中表现卓越,排名全球第一,在该学科中排名第 11。
材料科学是中国(内地)极具代表性的学科之一。共有 66 所大学入选该学科排名,其中三所进入世界前 20。清华大学在该学科中处于领先地位,排名第六。这一成绩充分反映了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背后的驱动力来自于该领域的战略投资、行业领导力和深入研究。《中国制造 2025》计划更是明确将新材料作为重点创新领域。
艺术史也成为中国(内地)最成功的学科之一。有两所大学进入前十名,清华大学在这一学科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位列全球第三,同济大学紧随其后,排名第八。
工程学是中国(内地)高校的一大强项。清华大学在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和机械工程方面均名列前十名,这再次体现了中国更广泛的工业和制造业目标。这些优异表现也使得清华大学在工程与技术大类中排名第七,这是中国(内地)高校在该学科大类中的最高排名。
在今年的排名中,全球 10 所进步最大的大学中有 7 所来自中国(内地)。在全球 5 所进步最大的大学中,中国(内地)有 32 所。清华大学在 37 个学科排名中有所上升,只有一个学科的排名有所下降,三个学科的排名保持不变,整体排名上升了 88%。中国在科研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尤其是在 H 指数 (H - Index) 方面,表现格外突出。中国(内地)6 所大学在 14 个学科的 H 指数中名列第一,仅次于美国(17 个),位居世界第二。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在六个学科中名列第一。
中国(内地)高校在篇均引用指标中同样表现出色。三所大学在这一指标上获得满分,分别是北京理工大学的法学(排名 201 - 250)、湖南大学的环境科学(排名 251 - 300)和华中师范大学的化学(排名 601 - 700)。
-
北京大学在语言学和古典与古代史方面进步显著,分别跃居第二,上升了 21 位和 10 位。学术声誉和雇主声誉的显著上升推动了这两个领域的进步。
-
清华大学的环境科学排名上升 10 位,位居第二,这得益于两项声誉指标的上升。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这些学科中都是全球最受学术界好评的大学之一。
-
北京师范大学是除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以外,唯一有学科跻身全球前十的高校,其教育学排名世界第七,该校也拥有卓越的学术声誉。
-
中山大学和厦门大学是今年新增学科排位最多的大学,在学科排名中各增加了 13 个学科。
需要说明的是,QS 使用五个关键指标来编制学科排名。每个指标的精确权重因学科而异,以反映各学科不同的特点。例如,根据文献计量数据库 Scopus / Elsevier 的分析,医学学科高度依赖于研究成果的传播,而表演艺术学科的职业性更强,因此医学学科的研究绩效被认为是衡量院校实力的更有力指标。
以下还展示了各学科领域的前十排名情况:
人文艺术各科前十
工程与技术各科前十
社会科学与管理各科前十
生命科学与医学各科前十
自然科学各科前十
本文介绍了 QS 发布的第 15 版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此次排名规模空前,反映了全球高等教育格局的变化。美国、英国高校依旧领先,但中国内地高校表现突出,在多个学科和指标上取得显著进步,如学科排位数量、学术声誉提升、科研优势等,部分高校和学科在全球排名中表现优异。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4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