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形到有效,四川职工之家开启服务新征程

本文围绕四川省总工会发布的《四川省基层工会职工之家阵地建设工作规划》展开,介绍了规划中到2029年新增基层工会职工之家阵地的目标,阐述了职工之家从“有形覆盖”到“有效服务”、从“物理空间”到“精神家园”的转变,还提出让职工之家更好发挥作用的建议,强调其对职工的重要意义。

在当下,工会对于职工的关怀与服务不断升级。近日,四川省总工会发布了《四川省基层工会职工之家阵地建设工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一规划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广大职工群体中激起了层层涟漪。《规划》明确提出,到2029年,全省累计新增支持建设基层工会职工之家阵地不少于1000个。这一“硬核”数据着实令人惊叹,它就像是一幅宏伟的蓝图,展望着职工美好未来的模样。当“家”的半径如同不断向外扩展的涟漪,持续扩大时,劳动者的归属感便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有了可以实实在在触摸到的载体;当“家”的服务如同潺潺溪流,不断延伸时,“娘家人”的亲切感便不再是抽象的感觉,而是有了能够真切感知到的温度。

职工之家正经历着一场从“有形覆盖”到“有效服务”的温暖蝶变,这是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质的飞跃。《规划》明确要建设“综合性、枢纽性、普惠性”的职工之家阵地,这绝非是简单地将各种功能进行“堆料”。这种“一站式”服务模式就像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大超市,致力于拓展完善普惠助餐、职工子女托管、残疾职工康复等功能。职工在这个温馨的“家”里,既能像学生一样学习技能,提升自己的能力;也能像慈爱的家长一样陪伴小孩,享受天伦之乐;既能像寻求安慰的人一样解开心中的疙瘩,舒缓压力;还能像维权者一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里简直就是打工人的“真香现场”。

从“指尖一点”到“心间一暖”,职工之家实现了从“物理空间”到“精神家园”的温情抵达。《规划》特别强调“数智+”模式,积极推动构建“一图尽享服务”工会地图。四川省总工会在全国数智化工会建设领域可是先行者,打造了指尖上的“职工之家”——“川工之家”APP。这个APP就像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百宝箱,集建会转会、困难帮扶、法律维权等27个职工服务模块于一身,涵盖了工会服务职工的方方面面。现如今,不管是身处成都平原的繁华都市,还是远在川西高原的偏远地区;不管是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卖小哥,还是日夜兼程奔波在路上的网约司机,广大职工只需通过“川工之家”APP轻轻一点,就能一键直达“家”的服务,感受到来自工会的关怀。

不过,笔者认为,要让职工之家真正成为职工的“第二家园”,还需要在从“建得好”到“用得活”方面持续发力。首先要定制“服务菜单”,就像餐厅根据顾客口味调整菜品一样,定期收集职工的高频需求,动态调整服务项目,避免出现“健身器材闲置、托育床位搁置”这样尴尬的情况。其次要激活“资源活水”,引入高校、社会组织等第三方资源,比如可以联合职业院校开设更专业的技能培训,为职工提供更优质的学习资源。最后要实施“健康体检”,每年对职工之家的使用率、满意度进行调研和评估,对于那些像“僵尸阵地”一样没有发挥作用的职工之家,及时进行转型或优化。

职工之家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提供一方遮风挡雨的屋檐,它更是广大职工闲暇时的“技能充电站”,让职工在休息之余能够不断提升自己;是疲惫时的“心灵疗愈站”,让职工在劳累之后能够得到心灵的慰藉;是困惑时的“权益保障站”,让职工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每一名奋斗者在职工之家中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温暖与安心,这便是工会当好“娘家人”的时代温暖答卷。

本文介绍了四川省总工会发布的职工之家阵地建设规划,阐述了职工之家在服务和精神层面的转变,提出让职工之家更好发挥作用的建议,强调其对职工的重要意义,体现了工会对职工的关怀与担当。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4420.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12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