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自贡彩灯工匠群体,以康跃红等人为代表,介绍了他们的从业经历、自贡彩灯产业的发展情况,分析了产业面临的挑战,阐述了当地为解决问题打造“自贡彩灯工匠”劳务品牌的举措,展望了劳务品牌的未来,并强调了彩灯工匠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蛇年春节前夕,那璀璨的灯光宛如梦幻之河,流淌在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的每一个角落。“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这句诗用来形容此刻的灯会再合适不过。在这如梦如幻的场景中,康跃红作为“彩灯工匠”的杰出代表,受邀来到了灯会现场。虽然在日常工作里,她见过无数精美绝伦的灯组,但以游客的身份专门来观灯,这还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激动的心情如潮水般在心中翻涌。
当聊起自己的从业经历时,康跃红感慨万千。曾经,她的生活就像一潭平静的湖水,波澜不惊。然而,自贡彩灯却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她的生活,激起层层涟漪,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在自贡,像康跃红这样的“彩灯工匠”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活跃在彩灯行业的各个领域,凭借着勤劳的双手,不断续写着属于光影的传奇。据相关数据显示,仅仅在自贡这一个地方,就有超过千家的彩灯企业,常年性用工达到五万余人,季节性用工更是多达八万余人。如今,自贡市精心打造的“自贡彩灯工匠”劳务品牌,已然成为吸纳就业的“金字招牌”。它不仅为行业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和血液,更照亮了每一位彩灯工匠的幸福人生。
彩灯工匠受邀看灯会(记者 芶思 摄)
彩灯工匠的昨日追梦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康跃红在自贡市毛巾床单厂当裁缝。那时候,她每月的工资仅有百余元。这点微薄的收入,在扣除生活开销之后,几乎没有任何剩余。日复一日千篇一律的工作,加上平淡无奇的生活,让康跃红感到无比苦恼。她第一次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产生了迷茫,“寻觅新的职业赛道”这个想法开始在她的脑海中不断回荡。
当时,市场经济如同初升的太阳,光芒开始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在那个充满变革和希望的年代,自贡的彩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同一时期,自贡彩灯首次赴海外展出,开启了崭新的篇章。随着自贡彩灯的影响力逐步提升,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开始显现出来。彩灯行业也随之迅猛发展,释放出强大的人才聚集“强磁场”,吸引了众多技能人才投身其中。
康跃红正在制作灯组(记者 罗祥瑞 摄)
面对纷至沓来的订单,彩灯企业对用工的需求持续攀升。正是在这个时期,在工友的介绍下,康跃红首次接触到了彩灯行业,并很快成为了彩灯产业工人。与传统的制衣工作相比,彩灯制作的工序更为繁复。它不仅有裁剪、缝制等工序,还需要精准地整合每一个部位。而康跃红丰富的裁缝经验,让她在彩灯制作工作中得心应手。经她制作的灯组,无论是在质感还是美感方面,都堪称一流。
第一次参与灯组制作时,康跃红就获得了七百余元的收入。这相当于她原来大半年的工资。以前,每一笔支出她都要精打细算。拿到这笔“巨款”的第一时间,她就给女儿购买了心仪已久的玩具。看着女儿手舞足蹈的样子,康跃红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在随后的年月里,康跃红深耕彩灯行业。虽然工作很累,但她却感到无比充实。她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还跟随彩灯展走进了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她激动地告诉记者:“自贡彩灯给了像我这样的手艺人更广阔的舞台,让我们实现了人生价值。”
康跃红的故事,只是“彩灯工匠”昨日追梦的一个缩影。他们通过辛勤的劳动,在推动自贡彩灯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同时,也为自己和家庭创造了幸福的生活。
自贡彩灯的长寿密码
经过三十余年的快速发展,自贡彩灯如同一只振翅高飞的雄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它还融入了中宣部“感知中国”等国家形象推广工程,以灯为媒,生动地讲好中国故事。随着彩灯产业从作坊式生产向现代化产业的演进,自贡彩灯开始涉足电器、机械、智控等行业,并渗入铺装、光影、秀演等领域。逐渐形成了集原料生产、创意设计、制造加工、布展运营等为一体的上下游完备产业链。在这个过程中,人才对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更加凸显。
范晋波指导工人焊接(记者 罗祥瑞 摄)
对此,自贡腾达彩灯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刘云深有感触。在他看来,不论是技能人才,还是高端人才,都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资源。他们在技艺传承、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认为:“自贡彩灯的长寿密码,源于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以及彩灯工匠精湛的制作工艺和持续的创新精神。”
第31届自贡灯会网红灯组“青城双姝”成功“出圈”,这背后离不开彩灯工匠们的辛勤付出。美工师范晋波介绍说,“青城双姝”是目前最大的人物灯组,其制作难点在于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化。他和团队深入讨论后,利用软件构建出具有三维数据的模型,精准把握每一根铁丝的尺寸和曲率,同时采用分丝工艺塑形,确保了成品完美还原设计方案。
“青城双姝”灯组受到游客热捧(记者 李秋玥 摄)
高端人才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为自贡彩灯注入了活力,而技能人才在技艺传承和质量把控方面同样表现出色。让从业三十余年的康飞印象深刻的是,在新加坡参与“郑和下西洋”大型灯展制作时,面对方案修改导致材料缺失的困境,彩灯工匠们发挥“万物皆可灯”的精湛工艺,就地选用合适材料进行制作,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并得到了主办方的高度认可。
正是彩灯工匠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创新,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为自贡彩灯塑造出最具竞争力的内核,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展现出显著的市场优势。
繁荣背后的现实挑战
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于一个行业来说,亦是如此。彩灯行业用工主要集中在春节等时段,时常出现季节性短缺的问题。在用工高峰时段,美工师、裱糊师等熟练工人供不应求。部分企业开出高达千元的日薪,仍然难以寻觅到合适的人选。然而,在节庆之后,灯展项目减少,大量从业人员又面临无工可做的局面,这严重影响了彩灯企业的正常运营和项目执行。因此,彩灯工匠们严重缺乏归属感和稳定性,他们的生活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工人正在对灯组细节进行调整(记者 罗祥瑞 摄)
与此同时,近年来,自贡彩灯企业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对运营管理、创意设计等复合型人才,以及同时掌握传统技艺和现代科技的高端人才的需求愈发强烈。而在现有从业人员中,辅助和普工占比较高,特殊技术工人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彩灯行业提档升级的需求。
目前,绝大多数彩灯行业相关职业尚未被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且缺乏统一的彩灯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这一现状导致从业人员对岗位范畴、职责定位及职业发展方向普遍存在困惑与迷惘。同时,由于晋升通道受限,行业难以形成有效的人才集聚效应,专业人才和高端人才的培养环境亟待改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彩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可以看到,自贡彩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用工供需不平衡、人才结构不合理、培养体系不完善等诸多现实挑战。如何破局,成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由工变匠的深层变革
为了保护、传承、利用好地方特色文化产业,解决当前彩灯行业面临的诸多难题,自贡市按照四川省关于“建设培育‘川字号’特色劳务品牌”的要求,倾力打造“自贡彩灯工匠”劳务品牌。从学历教育、职称评定、工匠选拔、人才引进等方面,推动彩灯从业者身份实现由“工”变“匠”的深层变革。
近年来,自贡市依托四川轻化工大学,成立了全国首个中华彩灯学院。学院开设了彩灯制作、设计、管理专业,建立了“彩灯产业研究院”和“自贡彩灯学院职业培训学校”,完善了“中职—专科—本科—研究生”四级彩灯人才培养体系。彩灯学院执行院长陈家鸣介绍说,通过“全日制培养+短期实训”的模式,彩灯行业发展迎来了更多新鲜血液。
彩灯工匠们商讨设计方案(记者 罗祥瑞 摄)
同时,中华彩灯学院、职业技术学校、彩灯龙头企业联合设立实践教育基地和就业实训基地,大力推行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企业新型学徒制等模式,构建起融合政府、学校、组织、企业于一体的教学实训多元化平台。刘云表示,经过专业培训的从业人员,不论是专业技能还是职业素养都有了较大提升,彩灯产业发展有了更强的人才支撑。
两年前,“彩灯艺术设计师”被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完善的培训、评价、晋升标准在自贡逐步建立,为彩灯行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标准和尺度。同时,针对彩灯项目用工季节性强的特点,人社部门为彩灯行业提供了建安工程项目工伤保险参保政策。
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自贡市为彩灯工匠营造了良好的就业环境,有助于彩灯行业健康发展,并为更多有意愿加入彩灯行业的青年人才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就业空间。
未来可期的劳务品牌
新近出台的《自贡市彩灯文化保护条例》在技术创新、产权保护、品牌建设、人才培养、文旅融合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这将进一步引领彩灯行业走向市场化、产业化、规范化的轨道,持续扩大自贡彩灯品牌影响力,为彩灯工匠安心工作提供政策支持。
工人正在焊接灯组骨架(记者 罗祥瑞 摄)
近年来,自贡市立足地方特色和产业特点,坚持把劳务品牌建设作为稳定和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规模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培育出“自贡彩灯工匠”“富顺建工”等“川字号”特色劳务品牌,成为就业工作的“点睛之笔”。自贡市农民工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自贡今后将坚持走劳务品牌培育与特色产业发展相融合之路,实施“平台+师带徒+传承”路径,培养高端人才;实施“高校+产学研+创新”路径,培养创新人才;实施“联盟+品牌+培训”路径,培养技能人才。期望通过“三大路径”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赋能人力资源增值,为“自贡彩灯工匠”的未来提供更多可能。
“自贡彩灯工匠”劳务品牌对外展示交流(记者 李秋玥 摄)
在对彩灯工匠的服务保障方面,自贡着眼于营造良好的要素支撑环境,着力提升就业创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劳动权益保障及品牌宣传推广等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推动服务“质”的有效提升和就业“量”的合理增长,通过充分发挥劳务品牌效应,建立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的就业目标。
幸福,不在于声势浩大,而在于延绵不绝。它源自每一盏灯火背后,彩灯工匠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远处的彩灯璀璨夺目,近处的人生温暖如春。彩灯,既是城市最靓丽的风景,也是彩灯工匠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期盼:当劳作一天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一句家人的问候,就是对无数彩灯工匠最大的褒奖。
彩灯工匠受邀观灯,倍感自豪(记者 芶思 摄)
及时评
回顾自贡彩灯的发展历程,再看看城市的今天,彩灯工匠本身便是这座城市耀眼的“彩灯”。他们传承工匠精神,总想着用智慧和勤劳点亮自己、照亮城市、温暖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也反哺给他们职业荣誉感、幸福感和获得感,使得众多彩灯工匠实现了从“谋生”到“创造幸福人生”的转变。这样互相成就的关系不仅关乎个人发展,也关系社会民生,有助于解决就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是自贡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
当前,如何把“自贡彩灯”这一国际品牌擦得更亮,如何持续增强人才这一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既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也饱含着十多万彩灯工匠及其家庭的殷切期盼。前不久,自贡彩灯宣传推介联盟创新组建,加强彩灯人才教育成为联盟热议的主题。面向未来,政策支持、校企合作、专业培训、技术创新、对外交流、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举措必不可少。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也希望彩灯工匠继续发挥工匠精神,通过创新创造、苦干实干,持续走出国门,展现自贡特色,继续讲好四川故事、中国故事。
本文围绕自贡彩灯工匠展开,介绍了他们的追梦历程、自贡彩灯产业的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当地为解决问题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强调了彩灯工匠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未来需全社会共同努力,提升彩灯产业核心竞争力,让自贡彩灯持续闪耀世界舞台。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4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