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施文美在全国两会期间仍心系公司研发情况,她自身从一线嵌线工成长为研发中心主任,见证了企业的发展。她深刻意识到培育高技能人才对企业和国家的重要性,并就完善高技能人才一体化培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还通过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了众多高技能人才。
3月10日,《新华每日电讯》发布了一则引人关注的报道,标题为《政企携手完善高技能人才一体化培养——施文美代表:推动技能强企走深走实,筑牢高技能人才基础支撑》。
在全国两会如火如荼召开的时候,全国人大代表、湖州太平微特电机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施文美,即便事务繁忙,仍几次抽空给公司研发组打电话。她关切地询问:“最新的电机测试参数怎么样,有情况一定及时跟我说。”足见她对公司研发情况的牵挂。
施文美有着辉煌的履历,她领衔的团队承担了多个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她个人也拥有诸多荣誉。但令人敬佩的是,她始终没有脱离自己深耕了30多年的一线工作岗位。在她的日常工作中,企业车间是她最常去的地方,工友则是她交流谈心最多的人。
回顾施文美的个人成长历程,她刚入职时只是电工车间技术含量最低的嵌线工。然而,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坚持,她逐步成长为公司技术员、高级工程师,直至研发中心主任。再看她所在的太平微特,1993年创办之初只是一个承接代工业务的村办小厂,如今却已跻身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行列。从自身和企业的发展中,施文美切身体会到,政府的鼓励和企业的支持就如同肥沃的土壤,是职工成长成才的关键因素。她认为,只有推动技能强企走深走实,筑牢高技能人才基础支撑,以人才活力增进企业效益,才能实现企业与技能人才的双赢局面。
近年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给不少领域带来了根本性变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施文美再次深刻意识到,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而培育高技能人才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核心体现。
在履职过程中,对于如何完善高技能人才一体化培养这一重要问题,施文美通过进校入企走访,深入一线职工中展开调研,并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看法。
她表示,技能人才是健全和完善人才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健全岗位标准体系、完善评价激励政策、重点项目重点培养是增强企业职工技能成才积极性的关键因素。只有为职工提供明确的发展路径和合理的激励机制,才能激发他们提升技能的动力。另一方面,企业、高校、培训机构等需要共同参与,打造产业、教学、评价衔接融通的技能生态链。同时,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大技能人才培养投入,积极营造技能人才良好成长环境,这样才能为技能人才的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施文美形象地阐述了这种合作模式:“由企业出岗位、出标准、出师傅,学校出学生、出教师、出教学资源,政府出政策、出服务、出管理。”她还指出,产业链链主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为主体,高等院校、职业学校、技工院校、培训机构、技能评价机构、就业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都可以参与其中,共同为高技能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除了承担企业的研发工作,施文美还有着另一重身份——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的校外导师。“技能人才培养”“产业工人终身培训”等一直是她深入研究的课题。
经验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如今,由施文美牵头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了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合理建设技能人才梯队的沃土。在70人的研发团队中,已有20多人获得了技师及以上职称,团队攻克了上百个技术难关。
施文美将完善技能人才一体化培养的建议带到了全国两会上。她表示:“在工作室,我们吸纳每个工序中有特长的员工,通过重点项目攻关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升创新攻关的主动性,更好地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围绕全国人大代表施文美展开,介绍了她在两会期间对公司研发工作的关注,回顾了她个人和企业的成长历程,阐述了她对高技能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以及提出的完善高技能人才一体化培养的建议。通过她牵头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取得的成果,进一步说明了她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的实践经验。施文美的观点和行动对于推动企业发展和技能人才培养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3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