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额彩礼难题,综合治理成破题关键

本文围绕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部长通道”上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谈及的农村高额彩礼问题展开,介绍了中央一号文件针对此问题提出的综合治理措施,还列举了地方的探索实践以及专家观点,分析了高额彩礼带来的影响。

在 8 日于北京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中,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在回答相关问题时,特别提到了农村存在的高额彩礼“娶不起”等现象。他明确表示,要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进一步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工作。

农村高额彩礼难题,综合治理成破题关键

韩俊指出,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一直强调既要让农民的口袋鼓起来,也要让他们的脑袋富起来,既要注重外在形象的塑造,更要注重精神内核的铸就。如今衡量乡村是否振兴,不仅要看农民的经济收入情况,还要关注乡风是否良好。

他进一步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充分发动群众,着力提升农民的精神风貌。这方面的工作意义重大,必须持之以恒地推进,以确保农民能够真正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农村高额彩礼怎么破?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这个词

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一动不动,万紫千红”“谈钱伤感情,不谈钱没感情”等顺口溜广为流传,这些形象地反映出高额彩礼现象背后的尴尬处境。而今年发布的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针对这一难题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办法,重点强调了“综合治理”。

农村高额彩礼难题,综合治理成破题关键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截图

文件明确提出,要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的综合治理,充分发挥妇联、共青团等组织的积极作用,加强对农村适婚群体的公益性婚恋服务,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与关爱。

实际上,农村高额彩礼并非新问题。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对破解这一问题进行部署。例如,2022 年的文件提出“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2023 年的文件提出“强化村规民约约束作用,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2024 年的文件提出“鼓励各地利用乡村综合性服务场所,为农民婚丧嫁娶等提供普惠性社会服务,降低农村人情负担”。

与此同时,不少地方也在积极探索解决高额彩礼问题的有效途径。比如,江西省金溪县率先设定彩礼上限为 6 万元,宁夏通过“零彩礼证书”奖励国有景区门票优惠等方式,引导农村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念。

农村高额彩礼难题,综合治理成破题关键

今年 2 月初,江西省永丰县君埠乡杜溪村银龙下小组的村民陈云松与妻子郭园林举行了婚礼。这对身为教师的新人,选择以“零彩礼”的方式开启新生活。

郭园林介绍说,以前有些村民认为彩礼要得高才显得有面子,但随着大家观念的逐渐改变,越来越多的村民认识到,好日子是要靠夫妻双方共同努力经营的,而不是靠彩礼堆砌起来的。他们作为老师,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倡导健康、文明的婚恋观念。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还提到,要“加大对婚托婚骗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此前,多地法院公布了多起以彩礼为名大肆索取财物的典型案例。受访专家表示,这也是“综合治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从法律层面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进而净化婚恋环境,这项部署十分必要。

中央财办副主任、中央农办副主任祝卫东表示,“群众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农村移风易俗工作要避免采用急风骤雨、‘一刀切’的办法硬干蛮干,而是要持之以恒、持续用力,以道德滋润人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关键是要把群众工作做扎实、做到位,把道理向群众讲清楚,既要坚决抵制不良风气,又要帮助农民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出路。

农村高额彩礼难题,综合治理成破题关键

“彩礼”作为一种传统习俗,由来已久,与之相对应的还有“嫁妆”。从本质上来说,“彩礼”和“嫁妆”是双方父母给予新组建小家庭的经济支持,代表着双方父母对新人的美好祝福,其寓意原本是非常美好的。

然而,随着高价彩礼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原本美好的寓意变成了一种负担。高额的彩礼与幸福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反而会给新组建的小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甚至可能埋下一些隐患。

可以说,在高价彩礼的影响下,没有人能够真正从中获利。

本文围绕农村高额彩礼问题展开,从两会部长发声到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再到地方的积极实践,展示了多方面为解决该问题所做的努力。同时分析了高额彩礼带来的负面影响,强调农村移风易俗需常抓不懈、综合治理,以推动农村形成健康文明的婚恋观念和社会风气。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3257.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3月1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