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最高人民法院举办的2025年全国两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系列全媒体直播访谈展开,重点介绍了最高法院推进的交叉执行工作,包括其背景、目的、工作内容以及取得的成果等方面。
在3月10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精心举办了2025年全国两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系列全媒体直播访谈活动。在今年最高法院的《工作报告》里,明确提及了推进提级执行、指令执行等重要工作。针对这一内容,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黄文俊进行了详细且深入的解读。
黄文俊指出,最高法院大力推进交叉执行工作。这一工作聚焦于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在社会面上具有重大影响的难案、积案以及所谓的“骨头案”。同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坚决向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等不良现象说“不”。他透露:“去年我们追责了180件案件,并且发布了一批典型案例。”这些举措彰显了最高法院对执行工作乱象零容忍的态度。
黄文俊进一步介绍,民事诉讼法第237条规定了督促执行、提级执行和指令执行制度。而所谓的“交叉执行”,实际上是对第237条规定的一种概括性、通俗性表述。客观而言,在以往的司法实践中,对民事诉讼法第237条规定并未得到充分“激活”,就如同有威力的老虎没有长出牙齿一样,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他表示,自2023年9月张军院长对交叉执行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后,全国法院的交叉执行工作便开始依法、规范、有序地推动起来。
谈到最高法院推进交叉执行工作的目的,黄文俊强调主要是为了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其一,聚焦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面有重大影响的难案、积案、骨头案,切实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诉求;其二,通过制度创新,坚决向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等行为说“不”,铲除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滋生的土壤,维护司法的公平正义;其三,交叉执行作为一项突出的执行改革,是一项更有深度和广度的审执分离改革,能够有效推动执行效率、效能的提升。
据介绍,在2024年最高法院全面推开交叉执行后,主要开展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督促检查,最高法院工作人员前往七大片区进行点对点的指导,确保工作落实到位;二是出台交叉执行工作意见,为工作提供明确的规范指引;三是聚焦民生,集中力量攻坚重点案件,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四是强化追责问责,把纪律挺在前面,对违规行为严肃处理。
最后,黄文俊再次强调:“去年我们追责了180件案件,并且发布了一批典型案例。”这些数据和案例充分体现了最高法院推进交叉执行工作的决心和成效。
本文围绕最高人民法院推进的交叉执行工作展开,介绍了其背景、目的、工作内容及成果。最高法院通过推进交叉执行,聚焦难案积案,创新制度,解决执行乱象,提升执行效率和效能,体现了对司法公正的维护和对人民群众司法诉求的回应。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3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