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就业:突破限制的关键

中国人在日本求职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重要因素,包括儿子在日本外企的工作情况引出话题,然后详细阐述了日语能力、年龄、学历、专业和性格等方面对在日求职的影响,最后总结在日求职的整体状况并给出一些建议。

(非中介,儿子在日本外企入职快三年,年收入800多万日元,已经申请永驻,算是在日本打算安定下来了。)

首先,日语能力是在日本就职的重要一关。这里所说的并非是日语等级证书中的N几,而是实际的交流沟通能力。对于日本企业而言,招聘外国人时最担忧的就是能否与员工顺畅交流。如果存在沟通障碍,日本人讲述的内容员工听不懂,员工也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如同鸡同鸭讲般痛苦,没有企业愿意招聘这样的“哑巴”员工,毕竟无法顺畅交流必然会影响工作效率。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尤其是文科生,本身缺乏专业技术,在没有工作经验的情况下,企业为什么要舍弃日本人而选择他们呢?就算在国内有工作经验,可如果不是日企或者对日项目,日本人往往也不会看重,基本就等同于应届生。

所以,在日本就职首先要跨越语言关。有人可能会说自己英语好可以去日本的外企,但要知道,这样一来竞争对手就变成了欧美人、有英语圈生活经历的日本人和华人。而且,即便在外企,大型外企里也大多是日本人,并且很多日本人有欧美留学经历,英语水平也不差。如果对自己的英语非常有自信,当然可以去尝试,不过要是英语能力强到那种程度,去欧美外企收入会更可观。

其次,年龄因素也不容小觑。日本虽然不像国内许多企业那样35岁就面临下岗危机,但对于应届毕业生(新卒)还是相当看重年龄的。新卒指的是应届毕业生,日企喜欢培养新人,那些只有国内工作经验的大龄求职者,日企反而不青睐。日本的大型企业一般只招收28岁以内的人员,大多数是25 - 26岁,小企业在选人时更加谨慎,名额也更少,很多人只能先找个华人公司过渡一下。当然,如果超过28岁,日语沟通能力不错且在国内业务经验丰富,找工作也不用过于担忧。

再者,学历在日本求职中的影响与国内有所不同。在国内备受重视的学历问题,在日本却并非如此重要。就业难易程度方面呈现出博士<硕士<专门 = 本科的情况。文科类的硕士和博士是最尴尬的,本来各级学历之间的收入差距就不大,仅有1 - 2万日元左右,然而当硕士或博士入职的时候,其他人的涨薪可能已经超过了这个数额,所以性价比很低。而且学历越高,就业的门槛越窄,普通岗位根本不需要硕士或者博士,企业会优先选择本科毕业生,毕竟年龄大、事情多、不好管理且工资要求高,要是你是老板,你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当然,如果是东大博士那就另当别论了,科研岗位虽然有,但竞争极为激烈。

然后是专业方面,理工科专业在日本找工作肯定比文科专业容易,因为文科岗位实在太少了。之前有人说可以将就去做办公室文员,但需要知道的是,日本的文员和国内三千元薪资的小职员不同,日本各行业之间的基本工资差距不大,文员和快餐连锁店员工的薪资相近,不过办公室文员的工作环境肯定比快餐店舒适,可你想去,日本人也想去,那你的优势在哪里呢?

最后,性格也是日本企业很看重的因素。日本人非常注重求职者的性格是否合群,以及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他们很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在面试时甚至还会有性格测试。

总体总结起来就是:如果没有比大多数日本人更优秀的条件,那在日本能够选择的工作并不多。大部分中国人在日本从事的行业也就是IT、餐饮、旅游、房产中介、免税店,还有一些日本人不愿意干的体力活之类。

IT行业目前竞争非常激烈,如果没有实力和流利的日语能力,来到日本也很可能会失望。

像会计、护理等特殊职业需要职业证书,老师、医生这些岗位招聘人数少且难度高,如果有能力并且愿意投入时间去尝试也并非不可,但一定要提前给自己规划好退路。

不要对在日本找工作抱有太多美好的幻想,旅游是一回事,就业定居又是另一回事,日本不是移民国家,在来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后再做决定。

在日就业:突破限制的关键

本文总结了在日本求职时需要注意的五个方面,即日语能力、年龄、学历、专业和性格的影响。强调了如果没有足够优势,在日求职选择有限,还列举了中国人在日常见的就业行业,并且对一些特殊职业进行了说明,最后提醒人们赴日工作要慎重考虑。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1495.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3月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