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两会:最高法执行局揭秘失信惩戒温情机制,失信惩戒有宽限期,最高法执行工作彰显人文关怀

在最高人民法院举办的2025年全国两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系列全媒体直播访谈第三场活动上,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黄文俊提及的近年来人民法院在执行工作中推行的失信惩戒相关机制及举措。

今天(10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举办了2025年全国两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系列全媒体直播访谈第三场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黄文俊透露,近年来,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并推行了一系列创新机制,让执行工作不再是冷冰冰的法律强制,而是变得有温度、有节奏、更具人文关怀。

2025两会:最高法执行局揭秘失信惩戒温情机制,失信惩戒有宽限期,最高法执行工作彰显人文关怀

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分级分类原则。具体而言,根据被执行人失信行为的严重程度差异,给予不同期限的惩戒。这一举措并非是“一棍子打死”,而是给予了失信被执行人一定的机会。如果失信被执行人能够积极主动地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或者主动纠正自身的失信行为,人民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删除其失信信息,帮助他们及时修复信用,重新回归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

除了分级分类原则,人民法院还大力推行失信惩戒宽限期、单次解禁等制度。对于那些拟被纳入失信名单的被执行人,法院工作人员会向他们充分说明纳入失信名单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并根据具体案件的实际情况,给予其一至三个月的宽限期。同时,考虑到现实中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被纳入失信名单的被执行人因本人或近亲属重大疾病就医、近亲属丧葬,以及本人执行公务等紧急情况亟需赴外地时,法院会暂时解除相关限制,体现了制度的灵活性和人性化。

在执行工作中,人民法院还坚持惩戒失信与褒奖诚信并重的理念。在实际案例中,部分被执行人虽然面临着一时的经营困难,但他们依然积极主动地履行义务,展现出了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针对这类“诚实而不幸”的被执行人,人民法院通过“活封活扣”等善意文明执行举措,既保障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又助力被执行人度过难关,重获新生。

本文介绍了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在两会解读活动中提到的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新机制。通过推行失信惩戒分级分类、宽限期及单次解禁机制,以及坚持惩戒与褒奖并重,让执行工作更具温度,既能惩戒失信,又能帮助“诚实而不幸”的被执行人修复信用、重获新生。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3113.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1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