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新能源汽车驾驶新痛点:充电、续航、智驾齐发力

本文聚焦新能源汽车,围绕车主关注的充电、续航、安全和智能驾驶等方面,结合代表委员的观点及实际案例,展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如今,新能源汽车逐渐走入大众视野,“你会选择驾驶新能源汽车出行吗?”对于这个问题,车主们有着一些共性的考量,比如如何告别充电时找桩的焦虑和排队的困扰,电池怎样解决安全和续航这两大痛点,智能驾驶能否让人们既安心又贴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亮出了“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的成绩单。面对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多样的用户期待,来自产业一线的代表委员们围绕着提升新能源汽车驾驶体验这一话题,积极探讨问题、分析趋势并提出解决办法。

找得到 充得快——出门解锁充电自由

“充电便捷,全程畅通。”不久前,在北京工作的祁先生驾驶新能源汽车前往山西旅游。他表示,一路上充电设施充足,就算遇到排队的情况,吃一顿简餐的时间,爱车就能“满血复活”。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达到1281.8万台,同比增长49.1%。其中,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3.5万台,覆盖率达98%。

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充电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在海岛雨林地区,4000多座充(换)电站聚合在“海南省充换电一张网服务平台”小程序,司机只需打开手机就能规划出行路线;在雪域高原,318国道川藏超充绿廊全线贯通,驾驶新能源汽车也能在西藏自由“畅游”。

然而,要缓解充电焦虑,不仅要增加充电设施的数量,还要实现均衡分布。“城市核心区域充电桩过剩”“老旧小区和城郊地区覆盖量不足”等问题一直存在。国网无锡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主任何光华代表带着群众的关切,走访多地进行考察调研。去年全国两会,她提交了《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的建议》,并得到了国家能源局等部门的回复。

何光华代表建议:“针对老旧小区、县域及农村地区充电桩覆盖率不足的情况,可以通过政策引导、资金倾斜等方式加以鼓励扶持;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景区、商业中心等高频需求区域,可以加密布桩,在节假日期间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移动充电设备。”此外,她还表示:“今年我带来了与车网互动有关的建议。希望新能源汽车在电网调峰中发挥更大作用,在便民的同时,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拼续航 拼安全——跑长途安心感爆棚

2019年,来自安徽安庆的刘女士家里本来有油车,但考虑到充电便宜,便购入了第一辆纯电汽车,不过续航只有180公里。4年后,刘女士又购买了一辆SUV型新能源汽车,她表示:“这两年,在市区开车,续航能到500多公里。”刘女士切实感受到了新能源车企在提升续航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试制工程院机加部总监姚金健代表介绍:“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创新动能强劲,电池性能不断跃升。去年,我们推出采用超级快充技术的新一代电池,大大缓解了一些车主的‘续航焦虑’。”

在追求续航的同时,新能源车企也在比拼电池的安全性。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委员告诉记者:“我们用‘极端严苛’的手段验证电池安全性。在研发新一代电池时,采用了8种防护技术,开展800余种系统和零部件安全测试。我们还采用全新隔热材料,进一步提升电池保温能力,为续航和安全再上一道‘保险’。”

姚金健代表建议:“我们虽然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但也迫切需要更多创新力量。对于相关企业与高校,应综合评估其技术落地量产可能性和预期效益,给予一定补贴激励,更好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同时,要积极推广固态电池国家强制标准,实现固态电池从生产到回收全链条的安全性优化、全方位监控和系统性升级,进一步巩固产业链优势。”

懂需求 懂习惯——智驾上演五星服务

今年春节,王先生驾驶一辆小鹏新能源汽车从上海出发,一路开启智能导航辅助驾驶,顺利抵达位于山东淄博的老家。他说:“全程大部分都使用高阶智驾,体验很不错。”

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小鹏代表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智能驾驶体验能和国际一流车企‘掰手腕’,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懂用户,这背后是过硬技术的支撑。”

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具备L2级自动驾驶功能的新车渗透率已达55.7%,预计2025年有望突破65%。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华荣代表认为:“智能驾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集成产物,每个环节的技术突破都可能直接推动相关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和跃升发展。”他建议,“技术支撑是基础,贴合需求是目标。智能驾驶要练好‘读心术’,车企就要站在用户角度思考真实需求,从每一个驾驶细节去理解用户,让更多前沿技术成果为广大用户所享,提供五星服务。”

本文围绕新能源汽车车主关注的充电、续航、安全和智能驾驶等问题,通过实际案例和代表委员的观点,展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这些方面取得的进展和面临的挑战。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发展方向,体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创新、努力提升用户体验的发展态势。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2824.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3月1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