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对我国居民健康水平相关问题的回答,包括2024年居民预期寿命情况、与国内外的对比情况,以及健康公平性的改善、部分地区的人均预期寿命情况等内容。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9日下午举办了记者会,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卫健委这四个部门的负责人参与其中,他们针对相关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在记者会上,有记者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当前我国居民的健康水平处于什么样的状况?在推广普及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的时候,需要着重关注哪些方面?在今年又将会开展哪些相关的工作呢?
雷海潮作出回应称,到了2024年的时候,我国居民的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79岁,这一数字相较于2023年提高了0.4岁。这一成果提前实现了“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标中的既定方向,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着实是非常不容易的。从国际层面来看,在对53个中高收入国家进行统计之后发现,我国在居民预期寿命方面排在第四位。要是放在G20国家当中来看的话,人均预期寿命79岁能够排在G20国家的第十位。即便和高收入国家相比,我国也超出了21个高收入国家的预期寿命。这表明中国人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健康中国、健康优先发展等一系列战略的实施,对改善健康状况有着直接的积极效果。
雷海潮还提到,2024年的人均预期寿命与2019年相比提高了1.7岁,在短短五年的时间里能够提高1.7岁,这样的改善速度是相当不错的。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全国31个省份之间的健康水平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这意味着健康公平性也得到了改善。像北京、天津、上海这3个直辖市,还有山东、江苏、浙江、广东、海南等8个省份,它们的人均预期寿命都已经超过了80岁。在未来,中国居民期望寿命继续提升的潜力依然是十分明显的,也是值得期待的。
本文总结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家卫健委对居民健康水平的阐述,包括居民预期寿命在2024年的数值、与以往年份和其他国家对比情况,健康公平性改善及部分地区人均预期寿命超80岁等,显示我国在居民健康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潜力。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2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