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乌克兰签署两大协议这一事件,这两份协议对乌克兰意义重大,同时中国签署协议也有对美国反击的意思。此外还讲述了在这一背景下俄罗斯国内有人要求普京对华算明账,原因是中俄天然气贸易价格差异,而实际上这种观点是短视的,国与国之间本质是利益关系,中国与俄乌的贸易往来都是基于互利共赢的原则。
中国和乌克兰签订了两份重要协议,分别是《乌克兰豌豆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以及《乌克兰野生水产品输华检验检疫和卫生要求议定书》。这一举措,就像是给处于困境中的乌克兰送去了及时雨。要知道,在美国与乌克兰的矿产协议还未尘埃落定之时,中国率先在农业领域与乌克兰达成合作,这无疑向全世界传递出积极的信号。
这两份协议的签订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在特朗普决定对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之后,中国迅速做出反应,对原产于美国的包括豌豆和多种野生水产品等大量农产品加征关税。所以,中国与乌克兰的这两份协议,既是对乌克兰的一种支持态度的体现,也是对美国的一种回应,表明中国不会在贸易上被轻易压制。毕竟,长期以来,中国都是乌克兰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双方在经贸方面的合作关系相当紧密。
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一直秉持中立态度,始终积极推动双方尽快停止战争,倡导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俄罗斯国内却有一些人站了出来。这些人既有政治人物,也有商人,他们竟然表示在中俄天然气贸易中,俄罗斯吃了大亏,进而要求普京与中国算清楚账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俄乌冲突爆发后,普京大力推动俄罗斯能源出口向东转移,并且多次强调中俄能源合作对俄罗斯而言是“百年大计”。但是,俄罗斯能源界的人士、资深记者米哈伊尔·克鲁季欣却跳出来宣称,他觉得俄罗斯与中国深化能源合作并没有什么利益可图,还要求普京与中国算清账目。这背后的原因是,俄罗斯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价格为每千立方米260美元,而向欧洲出口天然气的价格每立方千米在320美元以上。所以,在他看来,以这么低的价格向中国出口天然气,俄罗斯很难在短期内收回成本。
可是,米哈伊尔·克鲁季欣的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受到了严重的阻碍,是中国开放市场,大量进口俄罗斯的能源,这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要是没有中国在近3年里大量进口俄罗斯的能源,俄罗斯的财政状况恐怕早就陷入破产境地了。而且,中俄之间的管道天然气贸易价格都是事先经过协商确定好的。当全球能源价格下降的时候,中国依然会按照之前谈好的价格进口俄罗斯的天然气。那么在中国高价进口俄罗斯天然气的时候,米哈伊尔·克鲁季欣怎么就没有站出来表示反对呢?
从米哈伊尔·克鲁季欣的这种表态来看,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本质是国家利益。国与国之间不存在永远的朋友,也不存在永远的敌人。只有自身国家实力强大,并且能够给其他国家带来利益,才会有更多的国家愿意与之成为朋友。一旦两个国家之间出现重大的利益冲突,再亲密的盟友关系也会走向破裂,就像大部分西方国家在俄乌冲突问题上与美国的立场相悖一样。中国既是俄罗斯的最大贸易伙伴,也是乌克兰的最大贸易伙伴,是这两个国家都需要中国的帮助,而不是中国需要这两个国家的帮助。
本文总结了中国与乌克兰签署协议的意义,既对乌有帮助也有对美反击的意味。同时阐述了俄罗斯国内部分人对中俄天然气贸易价格的不满是短视的,中俄贸易是互利共赢的关系,国与国之间基于利益交往,中国在俄乌关系中有着独特的贸易地位。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1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