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两会期间的分享、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内容展开。包括小鹏汽车的愿景、技术创新对企业的意义、今年的发展关键词,还有小鹏汽车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方面的规划目标,以及何小鹏在两会提出的关于低空经济和机器人的建议等多方面内容。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3月8日全国两会代表通道上分享了小鹏的愿景:“小鹏的愿景就是未来出行的探索,我们期望在城市内做到无人驾驶汽车,在城市间做到低空飞行汽车,在最后一公里,在工厂、在小区做到机器人。”作为民营企业家,他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欢迎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领域建设,这对科技产业和智能制造行业是重大利好。
在何小鹏眼中,企业坚持技术创新属于长期主义。小鹏汽车是国内首个量产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城区辅助驾驶功能以及首个实现“端到端”大模型量产上车的车企。这是因为小鹏始终坚信科技力量,相信探索未来出行能改变大众出行生活,让更多人享受智能驾驶乐趣与便捷。他认为技术创新可形成差异化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促使车企聚焦技术创新,推动汽车行业朝着高质量发展和竞争方向快速前进,也能让用户以更实惠方式享受先进技术成果。
从政策环境和企业发展角度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重视“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2024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这得益于政府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视和支持,使得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同时,政府对民间资本鼓励让小鹏汽车更坚定投入自动驾驶、AI大模型、智能制造等核心领域,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小鹏汽车今年的关键词是“行稳致远”,要打好基础,补足短板,发挥长板优势,实现全方位发展。
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规划方面,小鹏汽车要推进“人工智能 +”赋能汽车产业,目标是新十年成为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2025年将推出达到L3级别能力的自动驾驶软件,小鹏图灵AI智驾开启全球研发和测试,之后还会推出更强大的AI通用模型应用于人形机器人体系。
两会期间,何小鹏带来了关于机器人和低空经济的相关建议。在低空经济方面,飞行汽车和eVTOL航空器已成为全球低空经济革命核心赛道,多家企业已推出飞行汽车并试飞,国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也在推进。但从产业化落地看,需从顶层设计解决关键堵点,建立适配新型航空器的管理体系,当前核心挑战是行业配套的驾驶员资质认证体系不完善。所以他提交了《关于加快构建eVTOL航空器驾驶员资质认证管理体系的建议》,包括建立新型eVTOL航空器驾驶员分类分级认证体系、制定传统飞行员转成新型eVTOL航空器驾驶员的培训要求、完善新型eVTOL航空器模拟机、训练器鉴定标准等内容。
对于人形机器人,他提交了《关于推动支持高智能等级人形机器人加速商业化普及的建议》,希望人形机器人行业借鉴新能源汽车产业早期经验,针对L3级别人形机器人制定扶持政策,加速商业化普及和规模化增长。小鹏汽车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已研发探索5年,2026年期待推出全新一代量产人形机器人IRON走进工厂工作,与行业一同朝着L3级别人形机器人大规模量产目标努力。
此外,他还提出推动在停车场开展低速无人驾驶,因为泊车是高频用车场景,这是解决自动驾驶“最后一百米”问题。虽然切口小但挑战大,技术上智驾要具备跟车外交互能力,希望参照汽车远程升级(OTA)备案管理模式,经工信部审批备案导入或推送无人驾驶泊车功能,提升消费者“最后一百米”出行体验。
在小鹏汽车的发展方面,过去两年半小鹏历经波折。在过去两年里,小鹏在战略、产品、管理和组织上全面变革,补足营销、渠道、设计等短板。同时,对AI技术的坚定投入转化为更好的产品体验和成本优势。例如让产品从研发主导变为产品经理主导,成果体现在交付量上,小鹏汽车已连续4个月交付量突破30000台,小鹏MONA M03上市以来连续6个月单月交付量超10000台。
何小鹏认为L3智驾的实现及规模销售是本轮淘汰赛赛点。2025年下半年,小鹏的全栈自研储备有望率先实现L3高阶全场景自动驾驶。在新能源汽车高阶智驾渗透率突破10%背景下,推动“油智同价”是规模化卖车的解法。小鹏坚持科技领先战略,布局完整的“AI +出行”生态,包括AI汽车、AI机器人、飞行汽车和eVTOL航空器,还在海外中高端市场做长线布局。小鹏希望以创造力实现科技平权,长期走软硬件全栈自研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为用户提供具备更先进智能化技术的产品。
本文总结了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两会期间分享的愿景、小鹏汽车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理念和成果、对政策环境的看法、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规划、两会相关建议,以及小鹏汽车在经历波折后的发展策略等内容。展示了小鹏汽车在未来出行领域积极探索、技术创新的决心和布局。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1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