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刘国梁对畸形饭圈文化表态抵制,引发网友不同看法的事件,包括网友的支持态度、质疑声音,还提及了饭圈文化下的极端案例,以及为营造健康体育环境多方应如何努力等内容。
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刘国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针对畸形饭圈文化表明态度,他坚决表示要抵制并且严厉打击这种不良文化,还特别指出了“跟踪骚扰、恶意造谣、赛场攻击”这三类典型情况。这一言论一经传出,立刻引发了广大网友的高度关注,同时也激起了热烈的讨论。当我们梳理近年来乒乓球领域饭圈乱象的背后情况时,发现外界对于刘国梁这一呼吁的看法,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观点与声音。
绝大多数网友坚定地站在刘国梁这边,力挺“严打”畸形饭圈文化,并且呼吁理性回归。许多网友在评论区对刘国梁的态度表示支持,他们觉得运动员应该拥有正常的生活空间,不能成为“极端粉丝”围追堵截的目标。有网友直白地说道:“运动员首先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件商品。他们需要正常的生活空间,绝不能被粉丝围追堵截。”这种对运动员隐私和安全的重视,恰恰反映了当前社会对于“人性化管理”的强烈呼声。
不仅如此,更多的网友还提到了体育精神,着重强调了“饭圈化”给竞技体育带来的伤害。部分网友指出:“真正的粉丝是会支持运动员发挥出最佳水平的,而不是制造对立、攻击对手,这种行为已经完全背离了竞技精神。”还有网友大声呼吁要“加强监管”,对网络造谣、恶意带节奏以及线下的极端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要让体育圈不再被饭圈乱象所侵扰,让运动员能够拥有安全感。”
2024年10月5日,刘国梁(中)在现场观赛。当日,在北京举行的2024年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中国大满贯男子单打半决赛中,中国选手马龙4比0战胜队友梁靖崑,晋级决赛。 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然而,也存在质疑的声音。有部分网友对刘国梁本人以及国乒的呼吁提出了质疑。一方面,他们觉得国乒在早期并非完全没有参与过“流量经济”的运作,像一些CP炒作、热搜操作等情况也曾在舆论场中出现过,所以现在提出“抵制饭圈”多少有点自相矛盾。有网友评论道:“国乒自己也买过热搜,也炒过话题,现在来批判饭圈文化,是不是有点‘双标’呢?”
另一方面,还有观点认为刘国梁没有从国乒内部首先进行规范管理,这才引发了外界的质疑:“先别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粉丝,先看看队内有没有故意放大选手私生活、放任代拍的情况,然后再来谈‘严打’。”与这种观点类似的是对代拍行业的批评,网友指出:“代拍与饭圈文化紧密相连,如今在赛场上和机场跟拍最猖獗的就是这些职业代拍。想要彻底根除畸形饭圈,就必须连同代拍一起治理。”
在这次讨论当中,一些极端案例又被网友翻了出来,大家呼吁要加强整治。首先,线下骚扰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例如樊振东、王楚钦都遭遇过围堵和跟踪,个别粉丝甚至非法进入运动员的酒店房间,这已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其次,网络造谣与恶意引流的情况也经常出现,一些自媒体或者网络“大V”为了吸引眼球、博取关注,故意制造对立、散布虚假消息,从而引发粉丝之间互相攻击。再次,赛场不文明行为在近期的比赛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少数极端粉丝举横幅、喊口号来干扰比赛,甚至攻击教练员,这给竞技环境带来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
刘国梁此次再次表态,也促使社会对畸形饭圈文化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大多数支持的声音表明,过度的饭圈化不但破坏了运动员的备战和生活,还侵蚀了体育的纯粹性。与此同时,也有质疑的声音认为国乒和运动员应该先端正自身的位置,明确界限,在推动商业价值与流量的时候要保持克制,避免出现“前脚享受流量红利,后脚又谴责饭圈”的情况。对于如何在“专业竞技”和“商业包装”之间达成平衡,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不管是加强法律监管,还是对粉丝群体进行理性引导,都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一方面,法律手段能够精准打击恶意造谣、围堵骚扰等过激行为;另一方面,平台监管要加大治理力度,不能让煽动性账号和职业粉头有机可乘;最后,青少年教育也需要引导正确的追星观,防止不良文化根深蒂固。
就目前的舆论情况而言,人们普遍支持维护体育环境的纯净,并且期待能够看到更多清晰、有效的措施得以实施。例如,代拍的源头治理、赛场黑名单制度、网络实名制与大数据追踪等,这些都是外界呼声很高的手段。“饭圈乱象”不可能一下子就被根除,但是如果能够从根本上铲除产业链的土壤,让畸形的追星模式失去牟利的空间,那么体育就有望真正回归到它应有的纯粹和激情。
刘国梁抵制畸形饭圈文化引发的事件,一方面网友多数支持,强调运动员权益和体育精神,另一方面存在质疑声音。同时文章提及饭圈乱象下的极端案例,以及为营造健康体育环境多方需努力的方向,如法律监管、平台治理、青少年教育等,最后表达了人们对维护体育环境纯净的期待。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1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