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在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工作方面的情况,包括推动政策落地、激发消费活力以及防范补贴资金风险等内容。
商务部积极深入地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精心组织并认真开展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相关工作,从整体上看,此项工作有着很不错的开局。商务部全国家电以旧换新及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数据平台的数据表明,从1月20日0时开始,一直到2月8日24时为止,多达2009.2万名消费者提出了2541.4万件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的申请。
在推动补贴政策尽早落地实施方面,1月15日的时候,商务部与相关部门共同发布了《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方案》,安排各地优化补贴流程以方便消费者,平等对待各类主体并支持它们参与补贴政策,从而营造出有利于购新补贴政策实施的良好环境。为了紧紧抓住春节这个消费旺季,满足节日期间的消费需求,商务部秉持着能早开展工作就尽早开展、宁可早也不要晚的工作原则,大力强化工作调度以及业务方面的指导,督促各地加快政策的落地实施。1月20日,全国有28个省份迅速启动了补贴政策,其他地区也在之后陆续开始实施。
补贴政策对消费活力有着很强的激发作用。根据中国银联监测到的数据,全国有超过6000家商户借助银联参与到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活动当中,产生的补贴交易达到了626.84万笔,销售金额大约为205.8亿元。第三方市场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购新补贴政策让手机市场在数量和金额方面都实现了增长,在节前一周,手机的销售量环比上涨了74%,销售额环比上涨了65%,同比分别上涨30%和34%;在春节期间,2000元以下、2000 - 4000元、4000 - 6000元价位的手机销售量与上一年春节假期相比,分别同比增长了10%、52%、108%。
商务部高度关注补贴政策风险防范工作,注重中央与地方协同合作,强化数字赋能,将风险防范与政策设计一同进行研究、谋划和部署。全国商务系统通过从多个维度搭建信息数据库,对购买人的身份信息以及补贴交易的真实性进行实时校验,全方位监控资金使用风险,确保每一笔交易都是真实、闭环且可追溯的。手机生产、销售企业也积极响应,承担起风险防控的直接责任,广泛运用动态口令签收、物流轨迹校验等技术,加强风险控制判断,防范虚假交易。
商务部在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工作上积极作为,从推动政策快速落地,到激发消费活力,再到防范补贴资金风险等多方面展开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3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