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作为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在近年来围绕白酒产业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以及取得的成果,包括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的招大引强、生态保护、坚守工艺品质、科技创新与文化赋能、政府的保驾护航等多方面内容。
仁怀,这个世界酱香白酒的核心产区,近年来一直坚定地走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它把高质量发展当作主线,秉持生态优先、品质为本、创新驱动的理念,聚焦于做强龙头企业、扩大产业集群、优化品牌等方面。通过深入开展白酒产业的“瘦身”革命和“强体”改革,这里的酱香白酒企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数量上由多到少,规模从小变大,布局从分散变得集中,管理也从薄弱转为强大,实现了全方位的蝶变升级。
在招大引强方面,这里充满发展活力,动能澎湃。当下正是项目建设的黄金时段,作为省重大项目的环球佳酿3万吨酱香型白酒生产基地,已经完成了80%的工程量,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一旦一期项目竣工投产,年产量将达到9000吨,还能为2000多人提供就业机会。建设项目指挥长牛勇表示:“我们会全力以赴,确保项目在5月份能够建成并投入使用。”在仁怀市鲁班街道尚礼社区,珍藏酒业有限公司的包装仓储项目在今年第一季度开工建设,目前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这个项目总投资约4亿元,规划用地约21亩,建设周期为1年,预计在2025年底建成投产,届时将新增120个就业岗位。据统计,自2021年起,仁怀市坚持招大引强和做深育优两手抓,成功培育出夜郎古、金酱、无忧等知名酒企,吸引了珍酒、洋河、唐庄、劲酒等企业入驻投资,产区逐渐形成了以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链条延伸、企业集群共进的发展格局。
在生态优先方面,仁怀积极推动绿色转型,筑牢产业根基。3月3日,赤水河中游流域生态系统贵州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工作会暨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茅台会议中心召开,各方围绕赤水河生态保护展开讨论,汇聚智慧,共商可持续发展策略。在2025年的生态守护公益行动中,贵州茅台通过多种方式呵护赤水河,如补助护林员、巡河员,开展大面积植树、巡河护河活动,以及培育珍稀特有鱼类等。贵州茅台相关负责人称:“未来,茅台将坚守生态优先原则,加大前沿技术探索力度,在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降低资源消耗,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价值的和谐共生。”在仁怀段保护区,21个行政村和8个行政社区通过周期性资源监测动态调整禁捕范围,使得鱼类资源量年均增长12%;拆除了23座历史遗留小水电设施,恢复了112公里的河道自然流态;引导沿岸酒企建设生态酒谷,将传统酿造工艺与湿地净化系统有机融合。近年来,仁怀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牢记“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坚守生态环境底线,全力推动企业进行“四改一建四提升”,全面落实河长制,引导乡镇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协会,探索出一条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发展的新道路。
在坚守工艺、恪守品质方面,仁怀的酱酒实现了“价值跃升”。雨水节气过后,仁怀的各个酒企迎来轮次酒取酒生产期。位于赤水河畔的茅台镇百年酒业生产车间一片繁忙,40多名一线员工坚守岗位。在大家的协同配合下,新酿造的酱酒如涓涓细流汇聚在接酒桶中。茅台镇百年酒业生产车间一班班长邓加林说:“酱酒生产工艺要求轻、松、匀、平、薄、准,要根据气压来操作醅料,在甑快要装满时,糟胚要做成中间低、四边高的窝状,这样产出的酒质会更好。”品牌是企业的生命,品质是品牌的灵魂。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期,仁怀的各个生产酒企始终遵循传统工艺,弘扬工匠精神,秉持匠心酿造酱酒,自觉维护核心产区的品牌形象。贵州氿洲道酒业制酒车间班长郑小田介绍:“我们严格按照酱酒生产工艺进行轮次酒取酒工作,以确保酱香白酒的品质。”当前,白酒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酱香白酒行业加速向优质产区、优强企业、优势品牌聚集。一方面,茅台、国台、夜郎古等头部企业不断扩大优质产能,中小酒企通过兼并重组走向品牌化、精品化,市场认可度持续上升;另一方面,核心产区不断扩大规模、强化品牌,构建起“头部企业 + 优势企业 + 成长企业”的品牌梯队,在产区建设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在科技创新与文化赋能方面,仁怀积极探索“智慧酒企”,推动5G、物联网技术与传统酿造工艺深度融合。在国台数智酒业生产车间,机器手臂有条不紊地进行第二轮次的上甑工作。与传统车间不同的是,这里借助智能化设备,将酱香白酒的酿造过程细分为30道工序、269个环节以及1071项工艺指标,进行精细化控制。贵州国台数智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长文说:“我们一个1000吨的标准生产车间,投入使用的新设备超过360台套,这大大减少了我们对土地、水和燃气的需求。”在白酒行业面临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仁怀不少白酒企业尝试从“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京华酒业拥有35口被列入“全国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的百年历史老窖池,这些老窖池被当作当地展示酱酒历史文化的示范基地之一,每年吸引约2万人次前来参观。京华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袁严军表示:“通过展示酿酒历史、传统工艺和文化故事,让消费者了解酒的文化内涵,让游客亲自参与调酒过程,感受酿酒乐趣。”站在新的历史征程上,仁怀以“酒 + 文化”“酒 + 科技”“酒 + 旅游”打破传统界限,向世界展示中国白酒的现代魅力。2024年,仁怀市规模白酒工业总产值达到1157.1亿元,同比增长10.69%;同年,仁怀接待游客1036.47万人次,增长8.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8.57亿元,增长8.9%。
在政府护航方面,政府精准施策,确保产业行稳致远。2024年9月,仁怀市成功举办第26届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吸引了来自59个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参赛,仁怀产区的121家参赛酒企共获得大金奖5枚、金奖86枚、银奖77枚,极大地提升了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仁怀市委、市政府发布了《仁怀产区大曲酱香酒技术标准体系》这一行业规范性文件,致力于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从优惠污水处理费、油电气费、消费扶持、金融扶持、稳岗就业、缓缴土地出让金等多个方面,切实为地方酒企降低成本、解决困难。2025年,仁怀市委、市政府将继续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持续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强化要素保障,服务企业稳产达产。同时,政企合作,共同培育产区品牌,加强产区产品的宣传推广,推动产销精准对接,助力企业拓展市场。
仁怀酱香白酒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中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淘汰落后产能并非衰退的标志,而是迈向更高层次竞争的开端。站在改革前沿的仁怀,正以匠心传承千年技艺,以改革的勇气拥抱未来,仁怀酱香白酒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创造新的时代传奇。
本文总结了仁怀酱香白酒产业在多方面努力下实现转型升级的情况。包括在企业发展方面通过招大引强实现格局优化,生态方面注重保护筑牢根基,工艺上坚守品质使价值提升,科技与文化方面双轮驱动增效,以及政府积极护航让产业行稳致远,体现了仁怀酱香白酒产业的积极发展态势及其在中国传统产业转型中的代表性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1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