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社火:突破时空限制的民俗狂欢 西宁社火:民俗文化的创新与传承之旅

西宁社火活动的情况,包括社火的表演形式、活动规模、文化内涵等方面。阐述了社火从传统走向现代,在创新发展、突破时空限制以及展现乡村振兴成就等多方面的表现。

2月7日(农历正月初十)上午,2025年西宁市优秀社火集中巡游活动盛大举行。西大街到东大街3公里的道路两侧,近13万人次市民游客被吸引驻足观看,各平台直播总观看量超460万人次。随后的日子里,县区的社火巡演、调演等活动也人气爆棚。社火是群众自编、自导、自演、自乐的文艺活动,是春节期间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乡村蔓延到城市,成为高原城乡独一无二的民俗“狂欢”。这背后彰显着群众的文化自信,民俗文化与时俱进,也是河湟谷地上质朴乡风文明的体现。西宁正用社火的“年味儿”解答民俗文化创新发展的时代命题。西宁社火并非首次“出圈”。2024年2月7日19时30分,以社火为灵感的《龙舞》拉开河南春晚帷幕,鲁沙尔高跷惊艳观众。这一演出让青海社火面临如何创新表达传统文化、展现非遗底蕴的时代命题。湟中区政协常委李玉寿认为,民间社火走向大雅之堂是必然,因为其本身就有艺术本底。此后,西宁社火巡演成为焦点,走进市民春节娱乐活动。青海社火的独特性体现在地域性和民族性。除常见形式外,加上青海民族歌舞,色彩斑斓。今年,西宁农民“艺术家”们发挥这种特性。千户营高台是国家级非遗,展演中展现新时代青海的骄傲。千户营高台艺术协会会长陈虎邦表示,在继承传统基础上,高台努力顺应时代,表现时事,传递正能量,在各环节保持古朴纯真,给人艺术美感和启迪。当民俗文化与舞台艺术、非遗与时代相结合,社火成为传统文化的时代答卷,体现创新与发展潜力。2月1日(农历正月初四),西宁市湟中区2025年社火调演在西宁新华联童梦乐园启幕。社火在充满童趣的建筑背景下表演,调演场地选在此处出乎意料。社火表演让这里成为“人气”最旺之处,随着人流与社火队伍同行,社火变得很“潮”。由于9场社火调演和免费入园政策,正月初四至正月十五,童梦乐园接待游客20.74万人次,旅游收入显著提升。营销负责人苟勇志称社火在文旅综合体中有市场,未来还有更多合作机会。社火从乡村到城市、街道到街区,突破时空限制,部分社火元素以艺术表演形式借助媒体广泛传播,在各地“文旅 ”探索中找到发展方向。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谢佐表示,当代文艺节目要进一步打磨以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多元化发展。鲁沙尔镇高跷协会会长李玉龙希望推进高跷队员职业化,让鲁沙尔高跷更具传奇色彩。今年社火表演中,湟中区大才乡大才村威风锣鼓队的指挥侯延香备受好评。她虽是普通酒店前台,但在社火表演中成为焦点。她表演时充满自信,这种自信源于社火是乡风文明的体现,是乡村振兴成效的展现。李玉寿认为河湟社火对地区社会繁荣、民族团结等有积极贡献。城东区韵家口镇傅家寨村社火队恢复传统表演,城东区《民族之花》节目展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效。在一个个普通人身上,我们看到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的成效,看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看到民俗文化传承的无限潜能。

西宁社火活动丰富多彩,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同时不断创新发展。它突破时空限制,与现代社会融合,不仅成为民俗狂欢,更是展现乡村振兴成就、体现群众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深远的文化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17007.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2月15日
下一篇 2025年2月1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