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三次政协会议委员通道:委员们的履职心声与关切

本文将对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进行描述,展现来自不同行业的政协委员就各自领域相关话题的发声,包括人工智能与制造业、低空经济、教育、青年志愿者等多个方面。

经济日报于3月7日报道,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于当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盛大举行。在这个备受瞩目的活动中,10位来自不同行业的全国政协委员齐聚一堂,他们怀着满腔的热情畅谈自己的履职心声,并且积极回应社会的热点关切。

在制造业的发展领域,人工智能的影响力不容小觑。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徐晓兰委员提到,当下工业互联网已经广泛应用到49个国民经济领域,工业大类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当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时候,就如同给制造业装上了“风火轮”,将会使其在“数智化”的道路上跑出惊人的加速度。

低空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它正逐步把科幻片中的场景变成现实。中航工业特级技术专家、光电所研究员羊毅委员,亲身经历了我国机载光电探测装备从无到有,而后发展到性能领先的巨大跨越。她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发展低空经济要在空域管理、技术创新以及市场驱动等多个方面协同合作、共同发力,这样才能推动低空经济应用的规模化发展。

教育是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根基所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委员指出,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拥有教师达1891万人,一支具有高尚师德、精湛业务、合理结构并且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正在逐步形成。王定华委员表达了自己的期望,他希望各项惠师政策都能够全面落实,从而让学校成为优秀人才求职的理想之选。

青年志愿者群体在服务社会、引领青年成长以及促进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党委书记张朝晖委员讲述了一个充满温暖与力量的故事,从1999年开始,我国200多所高校的34000多名支教志愿者用知识在大地上播种希望。在西部计划志愿者中,有不少人跨越山海,他们中有很多人选择留在基层,逐渐成长为深受各族群众喜爱的人民教师、白衣天使或者农牧能手。

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和基础科学研究紧密相连。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方忠委员介绍,经过多年的不断积累,我国物理学基础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他还鼓励那些有志于从事物理学基础研究的年轻人,要充满信心地去勇攀科学高峰,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更多的力量。

中医药在海外的认可度和影响力正在持续攀升,如何让中医药成功地走向世界并且落地生根呢?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原副院长徐凤芹委员看来,目前中医药已经推广到世界196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要走向世界,一方面需要国家的支持,另一方面更要凭借自身的特色优势站稳脚跟,还要依靠扎实的疗效打响名号,真正成为搭建中外民心相通桥梁的有力法宝。

快递进村的“最后一公里”一旦被打通,这连接的不仅仅是城乡,更是点亮了无数的希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政协副主席阿衣木沙·托合塔洪委员亲眼见证了国家快递进村工程的实施过程。她激动地说,快递进村让大山里的农牧产品能够销往全国各地,老百姓的钱袋子也因此越来越鼓了。

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连接中国西部与世界的重要物流和经济走廊,其总体规划即将满6年。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副总经理张树新委员介绍,西部陆海新通道已经将1100多个品类的货物送往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

不久前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引起了全社会的热烈讨论。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委员介绍,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成功突破1300万辆。在他眼中,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既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持和市场化资本的积极参与,也离不开广大用户对国产品牌以及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和喜爱。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到非遗保护传承事业当中,让非遗能够融入时代的节奏。钰尼文化艺术传承中心创始人杨钰尼委员向记者展示了服装上精美的民族特色刺绣。她坚定地认为,传统文化不能仅仅依靠静态的保存,更要在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本文总结了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上各位委员的发言内容,涵盖了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教育、青年志愿者、基础科学研究、中医药、快递进村、西部陆海新通道、新能源汽车、非遗传承等多方面话题,展现了不同领域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委员们的期望和建议。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1435.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3月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