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区“一张床”保租房:低成本高保障,基层劳动者的理想居所,成都市住建局探索新模式:金牛区“一张床”保租房项目保障基层劳动者住房

成都市住建局为解决基层劳动者住房难题,在金牛区推出首个宿舍型“一张床”保障性租赁住房试点项目的相关情况,包括项目的具体内容、优势以及对未来住房保障体系构建的意义等。

近日,记者从市住建局得到消息,成都市住建局为了切实解决基层一线劳动者住房方面的难题,积极地探索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的新模式。其中,金牛区率先推出了成都首个宿舍型的“一张床”保障性租赁住房试点项目。这一项目旨在通过盘活存量房源,专门为基层群体提供定向服务,从而为一线劳动者提供安居保障。

那到底什么是“一张床”保租房呢?像酒店服务员、保洁人员等基层劳动者,他们的工作时间比较特殊,而且流动性很强,所以他们对那种“职住一体、经济便捷”的居住需求非常迫切。住建部门经过走访企业、在社区进行摸排后发现,有一部分劳动者因为租房成本高、通勤距离远等问题,正面临着居住方面的困境。金牛区这次推出的“一张床”项目,选址在紧邻酒店服务行业集中的区域。首批对8套房源进行改造,能够提供64张床位,每张床位每个月的租金仅仅只要150元。房间里面配备了独立的储物柜,有共享的卫浴设施和公共厨房,并且引入了专业化的物业公司,提供24小时的安保、保洁服务,这样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也保障了基本的居住品质。

据了解,这个试点项目是由金牛城投集团通过改造存量拆迁安置房来实现“低效资源高效利用”的。这样做既避免了大规模的拆建,又缩短了房源供应的周期。房源采用“多点分布、集中管理”的模式,分散在多个社区内,方便劳动者就近居住。首批入住的服务员王大姐就表示:“以前租单间每个月要花800元,现在走路去上班只要10分钟,省下来的钱可以寄回老家给孩子了。”金牛区住建和交通局的相关负责人也说:“作为试点项目,我们更关注这个模式的可行性和可复制性,在未来会在优化管理、扩大房源等方面持续改进。”

目前,成都市正在加快构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这样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各个区(市)县也同步建立了保租房项目的“企业申报—部门审核—动态配租”机制,挑选合适的项目优先保障那些从事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一线劳动者。

市住建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成都市正在用务实的举措回应基层劳动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金牛区的试点经验将会为全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给提供重要的参考,有助于实现住房保障的“温度”和城市发展的“速度”同频共振。

本文总结了成都市住建局在金牛区开展的“一张床”保障性租赁住房试点项目。阐述了项目产生的背景是为解决基层劳动者住房难题,介绍了项目的具体内容如房源改造情况、租金、配套设施等,还提到了项目的优势以及对全市住房保障体系构建的意义,包括模式的可推广性和对一线劳动者住房保障的推动作用等。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1221.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