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行业盗版之殇:百亿损失背后

本文将聚焦于盗版资源对内容行业造成的侵蚀,以《哪吒之魔童闹海》被盗版为例,讲述盗版行为致使内容行业受损严重,如四大长视频平台一年损失超150亿,还阐述了代表委员对盗版风险的看法、盗版行为的多种表现、盗版带来的多方面危害,最后针对盗版问题提出从法律、监管、平台、公众意识等角度的治理建议。

在当今的内容行业,盗版资源如同一场汹涌的潮水,正不断地侵蚀着这个领域。

就拿今年来说,《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备受瞩目的影片,在登顶内地影史总票房榜的辉煌时刻,却也在遭受着侵权盗版的剧痛。安徽的唐某等人构建盗版影视网站与App,传播包括《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内的侵权盗版电影作品来谋取利益,涉及的金额竟高达1200余万元。这仅仅是众多盗版行为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类似这样的盗版行为,对内容行业的损害是直接且巨大的。根据《2024中国剧集产业年度发展报告》的统计数据来看,优爱腾芒这四大长视频平台,仅仅在一年之中,因为盗版而遭受的损失就超过了150亿元。这个数字可谓是触目惊心,它反映出盗版行为对内容行业经济利益的严重损害。

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都对网络版权保护表达了关注。全国人大代表、编剧赵冬苓提出要加强网络版权保护,以此来推动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委、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也发出了“着力保护文化产业版权”的强烈呼声。在他们看来,搜索引擎、网盘以及短视频平台等所存在的盗版风险是绝对不容忽视的。他们建议建立多部委综合治理机制,把平台的责任压实,同时提升公众的版权意识。

在内容行业,似乎已经陷入了“播出即盗版”的困境。四大长视频平台一年因盗版而损失超150亿元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每当有爆款内容出现的时候,那些潜伏在各个平台的“资源公众号”“资源群”“网盘资源站”等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活跃起来。与此同时,那种“三分钟看完一部电影”的解说形式如今已经延长到以小时计算,甚至还将完整的影片进行“拆条”处理,然后重新组合成“合集”,设置自动连播之后就能够模仿原作品进行播放。

赵冬苓指出,浏览器及搜索引擎聚合盗版网站已经成为侵权的重灾区。部分浏览器和搜索引擎借助算法推荐,把盗版网站推到首页推荐位置。它们还通过“免费在线观看”等搜索联想词来精确推荐盗版网站,并且将这些盗版网站放在搜索结果的首位或者前列进行聚合推荐,从而增加盗版网站的曝光度和流量。

除此之外,部分浏览器和搜索引擎还会采取屏蔽广告等手段,让盗版网站的视频播放界面变得更加简洁清爽。它们还为盗版视频资源提供高清播放、下载、网盘缓存、极速播放等服务,这几乎是对正版视频平台内容与服务的完整替代。

赵冬苓还提到,分钟级同步更新、订阅式传播、网盘搜索或拉新工具等因素正在使网盘平台变成侵权的温床。而短视频平台的侵权现象泛滥同样不能被忽视。“单部热播剧剧集被侵权的视频数量超过10万条是很常见的情况,从播放量来看,也常常能够达到数十亿甚至百亿级别。”她这样说道。

更值得关注的是,过去常常因为侵权问题受到指责的短视频平台,现在连其短剧也出现了盗版现象。在其他内容平台或者二手平台上,这些盗版短剧的价格低得惊人,甚至可以低至1元以下。

盗版问题给内容行业带来了诸多困扰。赵冬苓认为,盗版资源会影响影视类文化产品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掠夺影视创作者从影视作品中应得的收益,挫伤整个行业的市场信心和投资热情,给影视文化产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而且,这还会直接导致创作者的收入大幅减少,严重挫伤他们的创作积极性。从前面提到的《2024中国剧集产业年度发展报告》统计数据就能看出,四大长视频平台因盗版一年损失超150亿,这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影视行业的从业者们不惜成本、全力以赴地打造影视精品,然而盗版灰色产业链却能够不付出任何成本,利用盗版视频来抢夺原本属于正版影视作品的巨额流量和收益。这不仅压制了正版内容,还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赵冬苓补充说道。

许多盗版网站没有进行ICP备案,它们把服务器设置在境外,并且夹杂着色情、赌博广告等不良信息。在受访的代表和委员们看来,这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种危害,甚至会威胁到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

版权方与盗版行为之间也有过多次的对抗。例如,优酷曾经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起诉其他平台侵权,并且获得了大约71万元和103万元的赔偿(包括经济损失和合理开支)。《食为奴》的版权拥有方上海翡翠东方传播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也曾因起诉侵权而获得约50万元的赔偿。

“盗版问题之所以难以彻底根治,主要原因在于背后存在着巨大的利益诱惑,而受到的惩罚却相对较小。”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苏晓曾经这样表示。

苏晓还进一步解释说,有些互联网大厂贪图流量,在搜索引擎中往往不会设置有效的过滤拦截措施,在运营网盘时也会以“避风港规则”为借口而不主动进行处理,一些平台更是以“二创”为理由,拒绝或延期下线侵权内容。“这是一场刻不容缓的艰巨战斗,这关系到我们共同的利益,关乎产业的生死存亡。”他强调。

那么,应该如何治理盗版问题呢?受访的代表和委员们从法律及司法、跨部门协同、平台责任、公众意识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建议。

张颐武表示,在现有的法规基础之上,要加大对盗版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依法落实高额判赔,加大刑事追责力度,建立快速响应的执法机制,为文化产业的有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这样的立法不仅能够大幅提高违法成本,更能够凭借刑事威慑力来倒逼市场规范运作。”他这样说。

对于法律法规及司法层面的建议,赵冬苓希望能够将算法推荐纳入侵权责任范畴;建议各地人民法院将赔偿金额提高至制作成本的30%,对于恶意侵权适用惩罚性赔偿;推动建立热播影视作品案件的绿色通道机制,提高审理效率;加大行为保全适用力度,在案件审理期间及时遏制侵权行为。

除了法律手段之外,受访的代表和委员们也很关注监管层在反盗版中的作用。其中,张颐武建议建立由中宣部统筹协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版权局、工信部、中央网信办、公安部、司法部门协同联动的六部委综合治理机制。

张颐武认为,面对当下数量众多、范围广泛的盗版行为,在实际操作中,建议“抓大放小”,优先重点打击那些流量高、传播广的典型违规主体,从而形成“查处一案、震慑一片”的治理效果。

例如今年春节期间,国家版权局、国家电影局、公安部、文旅部等部门开展了春节档院线电影版权保护专项行动。截至2月20日,专项行动查办了涉春节档电影侵权盗版案件22起,推动相关网络平台删除涉春节档电影侵权链接229.57万条、封禁限播反复侵权账户4116个。

在运行综合治理机制的时候,不同的部门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赵冬苓认为,中央网信办、国家版权局可以对多次违规的平台和账号实施永久封禁,并将其列入行业信用评级体系,与企业年检挂钩;工信部可以对以提供盗版影视资源为业的App及网站采取关停或注销备案等措施,并且对服务器在境外的盗版资源网站采取访问限制措施等。

平台作为盗版风险链条的初始环节,受访的代表和委员们都强调要压实平台的主体责任。其中,张颐武表示,平台应该拒绝“避风港”原则,做到“谁的平台谁负责”,主动进行版权保护治理,采取过滤拦截等有效措施,主动防控盗版内容的出现,同时,要及时处理相关投诉,对重复侵权账号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进行处理。

盗版资源在我国有不少受众,张颐武认为,应该加强全民反盗版宣传。“当全社会形成‘使用正版即维护创新’的普遍认知时,盗版就会失去生存的土壤。”对此,赵冬苓也建议,互联网平台应该在显著位置设置版权保护提示页面,并且通过新闻媒体开展版权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公众拒绝盗版、支持正版的意识。

本文首先阐述了盗版资源对内容行业的严重侵蚀,如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等。然后详细讲述了盗版行为的多种表现形式,包括浏览器、搜索引擎、网盘、短视频平台等方面的侵权现象。接着指出盗版带来的危害,不仅损害经济利益还威胁到青少年成长、行业发展等。最后从多个角度提出治理盗版的建议,涵盖法律、监管、平台责任和公众意识等方面。总之,盗版问题亟待解决以保护内容行业健康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1151.html

(0)
SorrowfulSorrowful
上一篇 2025年3月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