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北溪”管道爆炸甲烷泄漏量大幅上调

欧洲航天局于3月5日在官网发布公报,公布关于2022年“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泄漏甲烷量的最新研究结果。同时阐述研究的相关情况,如由国际甲烷排放观测机构协调、30家科研机构参与、获欧洲航天局资金支持且结果登于《自然》期刊等,还解释了新结果与此前估算不同的原因,以及介绍了全球甲烷排放的相关数据,最后回顾了“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基本情况。

新华社巴黎3月5日消息,记者罗毓报道,欧洲航天局在官网发布公报称,有关2022年“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泄漏甲烷量的最新研究成果已出。此次研究表明,甲烷泄漏量在44.5万至48.5万吨之间,这与之前估计的7.5万至23万吨相比,有了大幅的提升。

研究还显示,此次泄漏的甲烷量约占2022年全球人为甲烷排放总量的0.1%,这个数量相当于当前全球油气行业两天的平均甲烷排放量。

这项研究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下属的国际甲烷排放观测机构来进行协调的,众多科研力量参与其中,足足有30家科研机构呢。而且,这项研究还得到了欧洲航天局的资金支持。其研究结果于今年年初登上了英国著名的《自然》期刊。

研究过程中整合了多种观测手段。其中包括运用欧洲“全球环境与安全监测系统”(也就是哥白尼计划)框架下的“哨兵 - 1”、“哨兵 - 2”卫星,还有欧洲气象卫星开发组织的极轨气象卫星Metop - B等高科技手段。

为什么排放量和之前估算量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这是因为最初的排放估算大多是基于有限的研究数据。而此次研究综合了完整的甲烷收支过程,像是管道破裂前后管道内甲烷量、泄漏到海水中的甲烷量以及最终进入大气的部分等数据都考虑在内了,所以得出的结果更加全面、准确。

从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来看,2023年全球化石燃料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了近1.2亿吨甲烷排放,此外生物能源等还导致了约1000万吨的排放。整体的甲烷排放水平自2019年达到峰值之后,就一直处于高位徘徊的状态。

回想起2022年9月26日发生的大事,连通俄罗斯和德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的波罗的海海底输气管道“北溪 - 1”和“北溪 - 2”,在丹麦、瑞典附近海域发生了剧烈爆炸,大量天然气泄漏。经过调查发现,4条管道中的3条发生了泄漏,而且怀疑是遭到了人为破坏。(完)

本文总结了欧洲航天局发布的关于“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泄漏甲烷量的最新研究结果,阐述了研究的参与方、研究手段、结果差异原因等,还介绍了全球甲烷排放的整体情况,最后提及“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基本信息。这有助于人们更全面地了解“北溪”事件带来的甲烷泄漏情况及其相关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0336.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3月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