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本科招生规模持续扩大,重点面向前沿学科 上海交大扩招新动向:前沿学科迎来更多名额

上海交通大学在本科招生规模、育人理念、学科布局、AI专业改革等方面的情况。包括招生规模的稳步扩大且重点面向国家急需的前沿学科,育人理念下的多种计划助力不同类型学生发展,在学科布局上的新动作以及积极推动AI专业改革的各项举措等内容。

上海交通大学于3月5日发布消息,近年来,该校本科招生规模一直在稳步扩大,平均每年扩招将近150人,并且扩招主要集中在国家最紧缺的前沿学科领域。到了2025年,学校还会继续增加150个本科招生名额,这些名额将重点面向国家急需的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例如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医疗健康、新能源等学科领域的招生规模会进一步扩大。

在育人理念方面,上海交大秉持“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更大教育增值”的理念,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实施了“四大计划”,也就是伯乐计划、荣誉计划、跃升计划、攀登计划等。这些计划的目的在于让优秀的学生能够更加优秀,同时也确保后进的学生不会掉队。此外,学校还全面推出了开放灵活的自主转专业新政策,充分尊重学生在进校之后的二次选择权利,通过因材施教来激发学生的发展潜力。

近年来,上海交大新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智慧能源创新学院等实体化办学机构,以此来深化产教融合并进行前沿学科布局。在推动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改革创新发展方面,学校创立了计算机学院、集成电路学院、自动化与感知学院和电气工程学院,全力以赴推进“大信息类”学科的发展,持续加深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加强高层次交叉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此同时,学校也在加快传统学科专业的转型升级。首批立项的9个AI专业涵盖海洋智能无人技术、航空航天工程(智能飞行器技术方向)、智能医学工程、智慧能源工程、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等方向,旨在培养人工智能复合型科技领军人才和具备底层创新能力的学科交叉型人才。

上海交大还积极推动AI专业改革,制定了“AI(人工智能) HI(人类智慧)”赋能人才培养的专业改革方案。近期发布的上海交大“人工智能 + 教育教学”行动计划聚焦“1 + 12345 + N”建设目标,致力于促进人工智能与教学、实践、管理的深度融合。目前,学校首批已经建设了357门AI课程,新立项建设168门AI课程以及15个跨学科AI微专业,重新塑造了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并且,上海交大首次推出高校AI教育教学使用规范,引导师生树立AI伦理意识和行为自觉,开展规范有效的人机协作,从而推动AI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健康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表示,在服务国家战略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建设方面,学校将构建“招生—培养—就业—校友”全链条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战略需求—精准选才—增值培养—终身成长”的闭环体系,努力做到招生规模和培养质量共同发展。

本文总结了上海交通大学在多方面的发展举措。在招生上不断扩大规模且倾向于前沿学科,育人理念体现对不同学生的重视与培养,学科布局不断创新发展,特别是在AI专业改革方面动作颇多,从课程建设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以及相关规范推出等,并且构建全链条人才培养模式以服务国家战略。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0055.html

(0)
东海凝丝东海凝丝
上一篇 2025年3月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