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代表韩晓军:助力国产化零部件推广与高技能人才培养,两会聚焦:韩晓军为国产零部件和高技能人才发声

全国人大代表、国机重装党委书记兼董事长韩晓军在全国两会期间的积极作为。包括他围绕国产化基础关键零部件和工业母机用仪器仪表的推广应用以及打造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方面积极献言献策的内容。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国机重装(601399)的党委书记、董事长韩晓军积极履行代表职责,为诸多重要事务积极献言献策。其中,国产化基础关键零部件以及工业母机用仪器仪表的推广应用,还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打造等是他关注的重点。

韩晓军指出,基础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研制与应用极为重要。这是保障供应链安全的关键一环,也是在关键领域达成进口替代和实现自主可控的重要方式。在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确实成功研制出了众多国产化首台(套)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然而,这些成果在市场推广应用方面还存在不足,部分产品的推广力度有待加大,而且在一些领域内,国产替代意识还不够强烈。

从他的角度来看,加大对国产基础关键零部件和工业母机用仪器仪表的支持力度,从而提升它们的市场占比,这能够进一步激励国内企业在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仪器仪表等关键领域进行攻关突破,进而提高基础共性技术在全产业链应用中的支撑作用。

基于这样的情况,韩晓军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希望在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规划设计阶段,企业能够优先选用那些入选国家、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的产品。同时,也要让主机厂依据全球供应能力、价格、交货期等市场因素自主进行抉择,以此为国内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在研发和应用这两端,韩晓军也提出了相关想法。他希望相关部门鼓励国有企业积极尝试和应用首台(套)产品。对于那些成功研制并且积极采用首台(套)产品的国有企业,在经营业绩考核指标体系里给予加分奖励。

除了上述内容,韩晓军还对高技能人才培养表示了关注。他表示,当前我国在重大技术装备领域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机制还不够完善。尤其是重机行业,国家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目前还处于空白状态,培训基地建设在数量上存在不足,而且呈现出“东密西疏”的分布现状。

韩晓军认为,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有着“定制化、高端化、专业化”的特点,这些人才的成长成才需要与企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培养周期长且难度大。当前的职业院校或者社会化技能培训机构在重大技术装备领域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普遍存在针对性不强、适用性不高的问题。所以,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领域高技能人才培训,需要以重大技术装备领军企业为主体来开展。

他觉得支持国机重装等具备相应资源优势的企业建设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这可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从而服务于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的发展战略。

全国人大代表韩晓军在全国两会期间积极提出建议,一方面关注国产化基础关键零部件和工业母机用仪器仪表的推广应用,从市场推广、企业选择等多方面提出想法以提高国产产品的市场占比和企业的攻关动力;另一方面关注高技能人才培养,指出当前培养机制的不足并提出以领军企业为主体开展培训等建议,这对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0054.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3月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