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一中学设“吐槽墙”,校长当场办公背后的教育启示

云南石屏县第一中学设置“吐槽墙”,学生可在墙上提意见,校长带着领导在墙前现场办公,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也给出方案。这一举措相比之前效果欠佳的“校长信箱”等方式,进一步畅通了意见反馈渠道,打破单向管理模式,在增强学生校园归属感、提升校方管理效率和透明度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同时也探讨了这一举措背后依托的教育管理逻辑,以及对校园治理和教育观念进步的长远期待等内容。

云南一中学设“吐槽墙”,校长当场办公背后的教育启示

近日,云南石屏县第一中学的校园里出现了一个新鲜事物——“吐槽墙”。有学生反映“小卖部部分产品不但没回原价,还涨了价”“中午休息不好”“一下雨就堵车”等等情况。这面“吐槽墙”就像是一个意见收集站,学生们可以把自己在校园里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满都毫无保留地写在上面。

而学校的态度更是令人点赞。校长亲自带着全校分管领导站在“吐槽墙”前,直接就在墙前现场开会办公。如果是能够当场解决的问题,那毫不含糊,马上就安排相关人员去处理。要是遇到那些比较棘手,不能当场就解决的问题,也不会敷衍了事,而是认真地拿出方案和计划,然后逐步去落实。当然,对于一些不太合适的意见,学校也会很负责地向学生做出合理的解释。

这一做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大家纷纷“点赞!望推广”。从过去因为太过于“正式”,导致效果不太理想的“校长信箱”,再到只有少数学生才会写信的“张老师悄悄话信箱”,一直到现在这个每个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的“吐槽墙”,可以看出校方在努力地畅通意见反馈的渠道。这不仅体现了学校想要听取学生意见的坚定决心,更是学校管理走向精细化的必然要求。

这面“吐槽墙”可不仅仅是一堵简单的墙,它更像是学生和校方之间沟通的一扇明亮的“窗”。学生们能够直接把问题反馈出来,校长也可以及时地了解到真实的情况。对于那些真实而且中肯的,确实给学生们造成了困扰的意见,校长当场就解决、落实。这种互动方式很特别,既能够让学生匿名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又能公开地展示问题,这样就打通了学生和校方双方之间的对话路径,彻底打破了以往那种“自上而下”的单向管理模式。学生们也因此有了更多参与学校事务管理的机会,从以前那种只能“被动管理”的角色转变为“主动参与”的角色,这极大地增强了学生们的校园归属感。而校方呢,主动去了解学生的想法,还在现场办公,做出的决策直接接受师生的监督,这无疑大大地提升了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不过,这面“吐槽墙”之所以能够引发大家的共鸣,收获这么多的点赞,校方开放沟通、快速响应的态度固然重要,但最关键的还是要看是否真的有效、有用,也就是说学生的问题是不是真的被有效地解决了,吐槽之后是不是真的起到了作用。就像媒体报道的那样,现在学校已经把学生吐槽的小卖部不找零的问题成功解决了。

如果跳出管理层面来看,当学生的需求被关注到,他们的情感也得到了关照,那么学生的主体性也就体现出来了。学生给学校提出建议,参与到校园的建设当中,学校再去引领和服务学生,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面“吐槽墙”只是一个最终的呈现形式,它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且成立,依靠的是背后支持它的教育管理逻辑与氛围,还有平等对话的基础。

云南一中学设“吐槽墙”,校长当场办公背后的教育启示

近年来,在高校里经常会出现校方主动倾听、教育平等这样的事情。而传统印象里以学习为重的中学,现在也传达出“为学生办一所他们喜欢的学校”这样的管理意识,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其实,从这面被写满了各种意见的“吐槽墙”就可以看出来,因为网络信息的普及以及学生自我意识的不断培养,现在的学生权利意识变得很强,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且积极地参与到校园治理当中,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可能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

“吐槽墙”是学校完善教育环境的一次尝试。但是在传统管理模式之后,能不能长效地解决问题,并且以此来推动共性问题的常态化改革呢?能不能构建出一个更加平等的对话场域呢?又如何让资源分配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呢?这些问题都还需要依靠持续不断的探索和规划。关于如何推动校园治理和教育观念的进步,公众有着更多元、更长远的期待。

云南石屏县第一中学设置“吐槽墙”,校长现场办公解决学生反馈问题这一举措,改善了学校管理模式,增强了学生归属感和校方管理效率透明度,体现学生主体性,是完善教育环境的尝试,但在长效解决问题、构建平等对话场域、资源分配等方面还需持续探索,公众对校园治理和教育观念进步有更多期待。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9343.html

(0)
东海凝丝东海凝丝
上一篇 2025年3月4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