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南方医院消化病专家刘思德委员建议将健康体检中的胃肠镜检查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刘思德在接诊中发现多数胃癌、肠癌患者到院时已处于晚期,提高早诊率迫在眉睫。我国医保在临床看诊时可支付肠胃镜检查费用,但体检中的此项检查目前未被覆盖,而体检中的胃肠镜检查对早诊早治意义重大,消化道肿瘤危害严重,40岁是胃肠道肿瘤风险爆发临界点,他希望提升医保覆盖度以提升居民检查主动性,这对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的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提升目标也有重要意义。
当我们去做体检的时候,会发现一个情况:肠镜和胃镜检查是不在医保支付范围内的。但事实上,胃肠镜检查在健康体检中对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预防、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在今年召开的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南方医院消化病专家刘思德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把健康体检中的胃肠镜检查纳入医保支付的范围之中。
刘思德作为南方医院的消化病专家,在他接诊的胃癌、肠癌患者里面,有高达80% - 85%的患者已经处于癌症晚期了。从他的临床经验来看,提高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率,让更多的肿瘤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就能够被发现并且得到及时的治疗,这是当下非常紧迫的事情。
在我国,医保支付是一种能够激励居民积极进行检查和治疗的有效手段。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如果病人因为身体不适前来就诊,当医生根据相关的症状指征开出肠胃镜检查的单子之后,医保是可以支付这部分检查费用的。然而,在健康体检这个范畴内所进行的肠胃镜检查,目前医保是不给予覆盖的。
“目前,在能够早期发现的胃肠癌患者当中,大概有三分之二是通过体检发现异常情况的。”刘思德这样认为。他觉得医保支付能够提高那些存在风险的人群进行胃肠镜检查的积极性,进而实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他还介绍说,当前消化道肿瘤的危害程度相当严重,每年因为胃肠癌、肠癌、食管癌而死亡的人数接近60万之多。“而且,其中很多患者都是处于40 - 60岁这样身强力壮的年龄段。”
“40岁是胃肠道肿瘤发病风险爆发的一个临界点。”刘思德提醒大家,40岁以上的人群都应该关注自己的肠胃道健康,提前做好防范肿瘤的相关措施。他同时也希望国家能够进一步提高胃肠镜检查在医保方面的覆盖程度,通过医保基金支付这种方式来提高居民进行肠镜、胃镜检查的主动性。
目前,《“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了一个目标,那就是到2030年我国恶性肿瘤的整体5年生存率要提高15%。刘思德认为,这个目标能不能够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够在早期就发现恶性肿瘤,而早期诊断筛查是降低恶性肿瘤危害的最为关键的手段。
本文总结了刘思德委员关于将胃肠镜体检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建议及其背后的原因。他从临床经验出发,指出多数消化道肿瘤患者发现时已为晚期,而体检胃肠镜检查有助于早诊早治。医保在临床肠胃镜检查可支付但体检时不覆盖,鉴于消化道肿瘤危害严重,他希望通过提升医保覆盖来提高居民检查积极性,这对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中的恶性肿瘤生存率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Wonder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9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