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管全面启动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目前已有401张检查码落地的情况。文中提到企业面临随意、重复、多头检查等问题,而上海城管通过检查码等措施来优化营商环境,以具体的江宁路街道城管执法中队的检查实例说明检查码的使用流程、包含内容以及意义,还介绍了各级执法单位需按规定进行检查,杜绝随意检查的要求。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检查问题。像是随意检查、重复检查以及多头检查等情况,这些问题在企业尤其是中小商户中反映极为强烈。曾经就有商家遭遇这样的情况,在短短一个星期内,要接待两拨不同的人员对同一项内容进行检查;还有的商家在一天之内,就要接待同一拨人员检查不同的内容,这无疑给企业带来了诸多困扰。
不过,上海城管为改善这种情况,日前已经全面启动了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工作。到现在为止,在全市范围内已经成功落地了401张检查码,这对优化营商环境有着很大的助力。
就在2月28日这天,静安区江宁路街道城管执法中队的执法队员,来到了位于康定路上的餐厅海味观进行检查。当到达经营场所之后,队员首先出示了执法证,然后打开了手机。
“您可以通过‘随申办’App查看本次检查的部门、人员、事项、结果,也可以对我们的执法行为填写回单进行评价。”江宁路街道城管执法中队的一级行政执法员严巍,认真地向商家说明情况,并且仔细地一一填写被检查方的信息。
在填写完相关信息之后,手机的软件系统就跳出了一个“检查码”。从手机界面可以看到,这次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收运协议、收运台账、油烟设施设置和使用、垃圾分类情况等方面。
这个所谓的检查码,是指执法人员在涉企现场检查的时候,向企业展示的一个二维码。这个二维码包含着检查任务、事项以及执法人员的信息。这可是上海今年推出的优化营商环境8.0方案中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色。执法人员只要一到企业,就需要亮出这个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出现随意检查和非法检查的情况,从而避免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打扰。
在此次检查之前,江宁路街道城市执法中队就已经通过上海城管执法对象监管系统、随申办政务云等渠道申请了检查码。在申请检查码的时候,明确地填写了行政检查计划编码或者触发式行政检查任务来源,以此作为申请检查码的理由。在填写完必要的信息之后,就可以成功生成检查码了。
记者从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了解到,为了回应之前企业提出的规范行政检查行为的问题,各级执法单位是不能擅自开展那种没有计划、没有目的的随意执法行为的。各级执法单位在向部门进行备案的同时,应当在每年的3月底之前向社会公布年度行政检查计划,从根本上杜绝“随意检查、重复检查”这种现象的发生。
本文总结了上海城管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举措,强调401张检查码落地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意义。以江宁路街道的检查实例展示检查码的生成、内容及使用价值,同时提到执法单位需按规定开展检查杜绝随意检查的要求,这些措施旨在解决企业面临的检查乱象,保障企业正常经营环境。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7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