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西藏阿里地区藏医院院长扎西顿珠的履职故事。他深入阿里地区基层,在履行委员职责调研基层医疗卫生情况的同时,也发挥着医者救死扶伤的作用。他的行程充满艰辛,路途遥远且颠簸,但他始终积极投入工作,致力于让藏医药在基层发挥更大作用,改善当地群众看病就医条件。
“改革再深化 奋进新征程·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原标题:扎西顿珠委员——发挥好藏医药作用
人民日报记者 徐驭尧 鲜敢
在那回环曲折的山路上,车辆一路不停颠簸着。全国政协委员、西藏阿里地区藏医院院长扎西顿珠,他紧紧地攥住越野车的把手。他的目的地是阿里地区札达县楚鲁松杰乡,这段路程可不短,需要花费8 - 10个小时才能到达。
当扎西顿珠走进楚鲁松杰乡卫生院时,一名本地医生立马急切地迎了上来:“院长您来了,正好需要您帮忙!”那医生紧接着说道,“今天有个孩子玩耍的时候受伤了,我们已经做了初步检查,请您再给看看。”
扎西顿珠仔细地检查了孩子的情况后,对卫生院的工作人员说道:“初步的外伤处理做得还是很不错的,不过我建议还是去县里或者地区里做进一步的检查,这样可以确认骨头有没有问题。”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扎西顿珠深入到阿里地区的改则、措勤等多个县。他一方面开展政策的宣讲工作,另一方面进行免费的巡诊,而且在沿途还不忘开展调研工作。他这次来到楚鲁松杰乡,就是专门来调研基层医疗卫生情况的。扎西顿珠说道:“阿里地区有着12.3万人口,农牧民居住得十分分散,彼此之间的距离也比较远,基层的医疗机构面临着服务半径大、交通又不方便这样的现实状况,大家对于改善看病就医条件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了。”
扎西顿珠认为,要让藏医药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他表示:“在基层,群众更愿意到藏医院就诊,我们的传统医疗技术在很多高原疾病的治疗上成本比较低,而且效果还很好。”在近些年里,他推动医院不断地增强藏药的生产力度,并且在中央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建成了现代化的制药室,这样既保留了藏药的精华部分,又提升了藏药的产能。
在履职的两年多时间里,扎西顿珠累计的行程已经超过了万余公里,他走访了30多个高海拔的乡镇。扎西顿珠说:“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建言献策,把调研过程中的每一步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温度。”
记者手记
他既是政策建言者,也是生命守护人
在下乡调研的时候,扎西顿珠既是政协委员,也是一名医者。在他的笔记本上,不但有对基层医疗卫生情况的分析内容,也记录着不少群众的病情。
他是政策建言者,也是生命守护人。在调研的道路上,在巡诊的途中,扎西顿珠用自己的足迹记录着民众的期盼,他把调研的每一步都转化为民生的温度。
扎西顿珠委员深入阿里地区基层,在履行委员职责调研基层医疗卫生情况的同时,以医者身份进行免费巡诊等工作。他克服路途艰辛,深入多个县乡,致力于推动藏医药在基层发挥更大作用,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改善当地群众看病就医条件积极建言献策,他在调研和巡诊过程中关注民生需求,将工作的每一步都转化为民生温度。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8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