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进股份财务核算漏洞多,监管措施已下达

共进股份由于财务数据核算存在问题,被深圳证监局责令改正,详细阐述其在财务核算方面存在的诸如收入及成本跨期、坏账计提不规范等多种问题,同时提到其业绩走低而股价却连涨的矛盾情况,对公司治理能力提出质疑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因公司的财务数据核算出现问题,共进股份于近日被深圳证监局责令改正,受到监管措施的约束。2月25日,深圳证监局发布决定,指出2025年2月25日时,共进股份存在多项财务与信息披露问题,从而被责令改正。这些问题涵盖多个方面,部分收入与成本出现跨期现象,在收入核算时没有合理考虑销售退回的影响,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缺乏规范性,部分成本与费用存在混同情况,而且商誉减值测试过程不够审慎等。深圳证监局认为,上述情况表明共进股份在公司规范运作和财务会计核算方面存在漏洞,致使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公司董事长兼时任总经理胡祖敏、时任董事长汪大维、总经理魏洪海、财务总监唐晓琳对这些问题负有主要责任。依据相关规定,深圳证监局决定对共进股份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管措施,对胡祖敏、汪大维、魏洪海、唐晓琳分别出具警示函。在财务方面,共进股份可谓“漏洞百出”。从深圳证监局发布的文件能看出,公司在财务核查上有很多不严谨之处。就拿部分收入及成本跨期来说,其海外业务收入确认政策与实际执行并不一致,相关验收信息获取不及时,最终造成部分收入及成本跨期。还有收入核算未合理考虑销售退回影响的情况,某子公司受业务模式等因素作用,每年都会有客户要求退货,可是在核算收入时却未合理考虑这一影响。共进股份还存在应收账款坏账计提不规范的问题。深圳证监局指出,公司对于收购子公司业绩承诺期内形成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及后续转回缺乏合理依据。与此同时,公司存在部分成本与费用混同现象,将部分售后维修业务对应的成本计入了销售费用。另外,在商誉减值测试过程中不够审慎,测试时对相关业务的预测缺乏依据,预测数据与实际差异较大,并且公司在合同签署以及销售相关的内部控制方面较为薄弱。从这些情况可以明显看出,共进股份在财务核算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公司在与合作方的合同签署以及销售相关的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缺陷。正是由于业务推进过程中缺乏严谨的责权划分,才导致成本与费用混同、核算未考虑销售退回等这类“低级错误”。这也反映出共进股份在销售环节管理混乱,像“业务模式影响”“每年都有客户退货”这些问题,影响了最终销售数据的核算,容易为财务造假和信息披露不实埋下隐患。深圳证监局指出,上述情形反映出公司在规范运作和财务会计核算方面存在问题,从而导致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按照规定,深圳证监局决定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管措施。共进股份的这些问题,让公司的治理能力受到了强烈质疑。深圳证监局对董事长、前董事长、财务总监进行了警示,要求共进股份在收到决定书的30日内提交书面整改报告,同时加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提升财务核算基础,以确保信息披露的准确性。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监管机构以及市场参与者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准确的信息披露能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于共进股份而言,进一步完善财务内控迫在眉睫。在业绩和股价方面,共进股份的情况也颇为复杂。其主要业务包含网通及数通业务、移动通信业务、汽车电子业务等。业绩上,公司最新发布业绩预报,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6000万元至9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是亏损状态。预计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1.3亿元至1.6亿元。实际上,2022年和2023年,共进股份已经连续两年净利润大幅下滑。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27亿元,同比下降42.68%;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6471.61万元,同比下降71.46%。公司在公告中解释,2024年以来,通信终端设备市场行情依旧低迷,市场竞争加剧,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持续下跌,行业整体毛利和盈利水平有所下降,而公司收入结构中网通业务占比超过70%。受这些因素影响,公司产品均价处于低位,对业务毛利产生较大冲击。再加上子公司亏损、汇兑损益同比减少等影响,报告期内公司盈利能力下滑,业绩较往年同期显著下降。根据IDC等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同比下降约5%。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也持续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同比下降约8%。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产品价格下降。例如智能手机,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平均售价同比下降约10%,直接影响了行业的毛利率。根据行业报告,通信终端设备行业的平均毛利率从2023年的约25%下降到2024年的约20%。受此影响,共进股份近几年的净利润率也持续下滑。另外,共进股份还表示,报告期内,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公司部分房屋建筑物产生减值损失。基于谨慎性原则,结合市场情况判断和会计准则要求,公司2024年拟对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存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计提减值损失。上述减值事项特别是房产类资产的减值对归母净利润的影响较上年同期变化较大,导致报告期归母净利润同比亏损。然而在深圳证监局的文件里,提到了共进股份商誉减值测试过程中,对相关业务预测缺乏依据,预测数据与实际差异较大。这也让市场不禁疑惑,在房地产市场价格已经止跌回稳的情况下,公司的房产类资产为何减值较大?不仅如此,公司公告显示,2025年公司海外数通业务收入显著增长,其海外订单占比提升至33%。但证监会警示函中提到,公司的海外业务收入确认政策与实际执行不一致,有关验收信息获取不及时,导致部分收入及成本跨期,所以共进股份的海外业务表现究竟如何,还需要进一步观察。虽然业务面临下滑,但共进股份的股价却出现了“3天1板”的情况。2月27日,共进股份发布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司股票交易连续三个交易日内(2月24日、2月25日、2月26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对此,共进股份强调,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以网通及数通业务等为主,激光雷达产品并非公司主营业务,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不到1%,对公司短期业绩影响有限。在过去的一年内,共进股份的股价曾多次“暴涨暴跌”,多次在涨停板后出现跌停。比如今年1月2日至1月13日,在8个交易日内,共进股份收获了3个涨停板和2个跌停板。股价从8.82元/股一度拉升至11.63元/股,涨幅超30%,但随后迅速回落,主力资金净流出近3亿元。共进股份被视为AI硬件概念股,市场变动频繁。在主营业务发展乏力的情况下,能否保持增长还是个未知数。(思维财经出品)■

共进股份因财务核算问题被深圳证监局责令改正,财务方面存在多种漏洞如收入成本跨期等。业绩连续两年大幅下滑且2024年预计亏损,股价却出现异常波动。公司治理能力受质疑,其海外业务和房产减值等情况也存在疑问,在主营业务发展不力时未来能否增长充满不确定性。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8748.html

(0)
FosterFoster
上一篇 2025年3月4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