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见证中国发展进程 人民大会堂里的盛会: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

本文将带您走进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通过对发布会现场情况、发言人回答的各种问题,包括民生、经济、创新、开放、文化等多方面内容的阐述,展现此次发布会的重要意义以及中国在各个方面的发展成果和规划。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于3月3日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盛大举行。距离发布会开始还有足足一个小时的时候,现场就已经呈现出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座无虚席不说,就连过道上都满满当当站着来自各地的记者们。大家相互热烈地交流着自己所关注的话题,诸如“你今年关注哪些话题?”“经济发展如何破浪?”“科技创新怎么攀峰?”等等。下午3时整,发布会准时拉开帷幕,大会新闻发言人刘结一落落大方地表示:“我愿意就本次大会和政协工作回答记者朋友的提问。”全国两会与时代的进步、人民的幸福一直都是紧密相依的。在民生话题方面,有着满满的“温度”。刘结一提到,像“一老一幼”这样的议题,可是牵动着亿万家庭的心,这是民众最为关切的事情,同时也是关系到高质量发展的极为重要的部分。他还说:“大家关注的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弱有所扶等,同样是广大政协委员心心念念的牵挂。”从适老化改造,到推动“双减”政策的落实,再到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看病能更有医疗保障等等,这一项项的建议,都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在改革方面彰显出了“力度”。当有记者提问:“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5%,但也有说法讲,当前中国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稳固,您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此时,现场所有的目光一下子都齐刷刷地聚焦到了刘结一身上。刘结一声音沉稳而清晰有力地回应道:“2024年,中国经济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他还列举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34万亿元,增速达到5%”“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领跑世界”“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居世界首位”等一系列事实。中国经济的这份“成绩单”,清晰地展现出了发展的机遇与无限活力。创新方面增添了“速度”。在2024年的全国两会上,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人民日报记者就此提问:“过去一年,中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取得哪些成效?”刘结一巧妙地用从人形机器人上“春晚”扭秧歌,到无人机在夜空放“烟花”,再到人工智能开源大模型引发世界热议等一组生动有趣的案例,描绘出了创新的美好图景。他还强调:“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全国政协也将持续发挥自身的优势,让新质生产力释放出更为强劲的动力。开放方面展示出了“态度”。一位来自巴西劳动者电视台的记者提问:“中国在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有何规划?”刘结一首先亲切地为他流利的中文点赞,称“我想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个缩影。”他接着阐述:“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必由之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表明中国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文化方面积累着“厚度”。当记者问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问题时,刘结一话语间充满了自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从“非遗版”春节长假消费旺盛,到过境免签政策带火“中国游”;从电影票房、观影人次双双破纪录,到传统文化与高新科技跨界融合,这一桩桩一件件就如同一片片生机勃勃的绿叶,不断滋养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记者还发现,发言人的回答和网友关注的热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根据人民网开展的第24次全国两会调查显示,“民生保障”“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科教人才”这些话题都是备受大家关注的。整个发布会的70分钟里,刘结一回答了12个问题,他通过列数字、摆例子、谈感受等方式,回答得沉稳而坚定。当走出人民大会堂的时候,一位资深老记者不禁发出感慨:“年年赴会,常听常新。变的是热词,不变的是这股子干劲!”草木蔓发,春山可望。2025年全国两会拉开了序幕,中外记者们将共同报道传递发展的“中国答案”,如同春风叩门一般续写时代华章。

本文详细报道了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的情况,包括发布会现场的氛围、发言人刘结一回答的涉及民生、经济、创新、开放、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展现了此次发布会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在各方面的发展成果、规划和积极态度,同时提到发布会与网友关注热点的契合度以及老记者对两会的感慨,最后展望2025年全国两会。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8701.html

(0)
东海凝丝东海凝丝
上一篇 2025年3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