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集区:直播成为乡村振兴新活力,杜集区的直播热潮: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安徽杜集区通过直播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包括农产品销售、政策宣讲等。介绍了当地镇村干部从直播新手到熟练掌握直播技能,带动村民参与电商运营,促进乡村发展,如提高农产品销售额、推动信用村建设、解决邻里纠纷等,展现了直播在杜集区乡村振兴进程中的积极意义。

光明日报的记者常河和丁一鸣为我们带来这样的报道:当镜头扫过那沸腾的铜锅时,只见红油不断翻滚,而其中晶莹剔透的粉丝就像银蛇在游动。安徽淮北杜集区段园镇的党委委员常迟,夹起一筷子粉丝,自豪地说:“咱们这儿的红薯粉丝,都是自己种植,自己加工的,吃起来弹牙得很,就好像在嘴里跳踢踏舞似的。”

“老张,赶紧把咱们新摘的阳光玫瑰拿进来!”常迟大声招呼着,随后那如翡翠般的葡萄就被端了进来,他又说道:“这可是现摘的果子,甜得很呢!”

在杜集区石台镇梧桐村的村部,也是热闹非凡。村党总支副书记孙召捧着一罐油光发亮的芝麻盐,还捻起几粒黑亮的芝麻碎,大声吆喝起来:“老铁们,来闻闻这焦香的味道。这可是俺们村朱德莲奶奶用百年石臼锤出来的芝麻盐,拿刚出锅的烙馍一卷,满满都是小时候的味道。”

这时候,直播间的评论区瞬间就被各种留言“刷屏”了,像“下单”“想念家乡的味道”等留言不断出现,芝麻盐一下子就成了抢手货。

气温回升之后,暖阳洒落在淮北平原上。在杜集区朔里镇朔南社区,社区党总支书记陈天理正在直播平台上向居民们宣传最新的政策:“到2024年底,我们给A级以上的信用户发放了家电消费券,再结合国家补贴政策,大家都用上了新家电。今年呢,我们会继续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希望大家都能积极参与。”在直播画面里,陈天理身后的“信用村”标识公告栏非常醒目。这个社区通过短视频平台,现在已经实现了信用村建设100%的信息采集参与率。

据悉,在杜集区,像这样的“共享直播间”有20多个,45名“农民主播”遍布全区的每一个乡村。2024年,杜集区开启了“一村一主播”培育行动。区委组织部联合淮北理工学院、区商务局以及直播基地打造了“网信新农人”培训班,170多名村干部、致富带头人走进课堂,学习把“手机变成农具”的新技能。培训结束之后,这些主播们就开始上岗工作了,政策宣讲、助农销售、基层治理等工作都有了新的阵地。

瞧啊,在杜集区高岳现代农业园里,草莓散发着诱人的光泽;朔西湖研学基地的“开学第一课”上传来学生们爽朗的笑声;段园葡萄博物馆里,共享直播间人气十分火爆……

杜集区朔里镇段庄村的党总支书记丁杰现在已经是个直播老手了。只见他很自信地向网友展示村里的“朔湖春”大米,说道:“看看这富硒米,煮粥的时候米油香气扑鼻,城里人都争着买呢!”

“丁书记可真是有模有样!”记者忍不住称赞道。

“嗨,你是没见过他一年前的样子呢。”淮北理工学院的学生武珍尧凑过来说,“丁书记第一次直播向村民介绍医保政策的时候,脸憋得通红,光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2024年7月,武珍尧带着专业设备来到村里,耐心地教主播们如何推销、构图、剪辑。现在,丁杰不仅自己直播带货,还带动了10多名村民参与电商运营。2024年,段庄村的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了200万元。

在段庄村的“村务直播间”里,古稀老人学会了用手机查看养老金到账通知,外出务工的青年通过直播间留言,为村里修路计划投出了关键的一票。数据显示,这些直播间累计发布政策宣讲视频200多期,吸引了170万人次观看;组织线上助农活动100多场,带动农产品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热情也被点燃了,4200多人次通过直播间留言议事,化解了30多起邻里纠纷。

如今,在杜集区,镇村干部都变成了握着手机就能“点石成金”的新农人。丁杰感慨地说:“当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流量就能变成乡村振兴的‘新农资’啊!”

本文总结了安徽杜集区利用直播开展多项工作,从农产品销售到政策宣传等方面。镇村干部经过培训成为主播,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促进村民参与乡村事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提高农产品销售额、提升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等,充分体现了直播在杜集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8382.html

(0)
Daniel AdelaDaniel Adela
上一篇 2025年3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