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乌稀土之争看全球资源博弈的新态势

本文围绕2025年初美欧对乌克兰稀土资源的争夺展开讨论。阐述了美欧争夺背后的多种原因、面临的现实挑战,还提及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从更宏观角度探讨全球资源博弈的复杂性与应对之策等内容。

2025年初,美欧围绕乌克兰稀土资源的争夺急剧升温。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大国竞争相互交织的大背景下,稀土资源已然成为21世纪国际政治经济博弈的核心焦点。“环球圆桌对话”邀请了三位嘉宾就此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首先是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周城雄提到的乌稀土数据虽存疑,但美欧争夺依旧激烈。美国以“安全保障”为由向基辅施压签订矿产协议后,欧盟也推出“互惠合作”计划,双方从盟友变成了“敌手”。这一资源争夺战反映出美欧对全球供应链重塑的担忧、地缘政治格局重构的野心,也体现出乌克兰在战火中沦为“资源抵押品”的残酷事实。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有着“工业命脉”的属性。在诸多领域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新能源领域,钕铁硼永磁体可提升风力发电机效率超30%,也是电动车驱动电机的关键材料;电子信息领域,铕、铽元素制造的荧光粉让LED屏幕有高色域显示能力,铒元素保障光纤通信信号稳定传输;国防军工领域,导弹制导系统、战机雷达和核潜艇推进装置都依赖稀土提升性能,一架F - 35战机需消耗400公斤稀土材料,传统工业领域稀土合金也能提高钢铁耐腐蚀性50%、石油裂解催化剂效率40%。

美欧盯上乌克兰的原因在于其纸面上的矿产资源颇具吸引力。乌方数据显示,在欧盟认定的34种关键矿产中,乌克兰拥有22种,如占全球储量7%的钛、6%的石墨,还有大量锂及稀土元素,美国中情局评估其矿产总值达14.8万亿美元。这背后有三重战略想象:一是地缘替代价值,乌的锂能满足欧洲电动车需求,钛支撑航空航天产业,稀土可对冲中国出口管制;二是地缘政治杠杆,控制乌资源可削弱俄罗斯谈判筹码,乌东四州部分矿区在俄方控制下,美欧想把剩余矿区纳入西方资本开发体系;三是经济捆绑工具,美国的“重建投资基金”要求乌将50%矿产收益注入美乌共管基金。

然而,美欧的愿景面临诸多挑战。乌克兰的稀土数据多源于苏联时期勘探,缺乏现代评估,实际可开采规模不确定。乌近50%矿产位于俄控区,供应稳定性差,苏梅州稀土运输走廊常受无人机袭击,敖德萨港稀土专用码头建设流标,马里乌波尔港被俄方掌控。且基辅矿区基础设施差、自动化程度低、设备损耗率高,开发需多年和大量资金投入,还有环保技术缺口导致成本增加等问题。尽管如此,美欧仍争夺乌克兰稀土,这是后冷战时代地缘战略的延续与升级,美国想削弱俄对乌东资源控制、构建排除中国的稀土供应链、掌控乌重建主导权,欧盟则出于自主性焦虑,如90%矿产品依赖进口、担忧美国单边主导、想绑定乌克兰。这使得乌克兰领土完整成为大国交易牺牲品。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周密指出,尽管美国尝试减少对中国稀土产品依赖,与他国合作开发,但不同国家稀土资源存储形态不同,全球多数稀土矿物以伴生、共生形式存在,移植他国技术路线会导致效率损失,高效环保开发需要长期知识积累和试错。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科技革命加速下,稀土争夺是资源控制权、产业链主导权和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

中国稀土产业的全球地位不只是依靠资源禀赋。中国稀土储量约占全球34%,却贡献了2023年全球92%的冶炼分离产量。中国形成了全流程生产体系,在关键技术领域有专利集群,依托化工产业体系控制萃取剂成本。中国通过技术管控和市场规模优势构建了产业链优势,如《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对稀土冶炼技术分级管控,国内市场倒逼技术迭代,北方稀土生产成本低、分离效率高。技术壁垒还体现在全要素协同上,以磁性材料为例,涉及多学科交叉,中国建立的创新中心整合众多企业和科研院所形成创新链条。西方国家“脱钩”尝试受挫,澳大利亚冶炼厂因环保停工,美国重建稀土供应链但产能不足,这体现了稀土产业资源开发要服从技术逻辑,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的枢纽地位难以绕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蓝庆新表示,美欧在乌稀土资源的争夺暴露了全球资源竞争新态势,但仅关注稀土会低估资源博弈的复杂性。从能源矿产到粮食水资源,从关键矿物到生物资源,全球资源争夺战正在展开。俄乌冲突重塑了全球资源供给和分配格局,俄罗斯能源地位重要,欧洲依赖俄能源,美国在能源博弈中因“页岩气革命”占主动。除稀土外,众多资源都是争夺焦点,这也提升了刚果(金)、智利、印尼等资源国的战略地位。

近年来,西方国家加强本国资源保护、争夺他国资源、制裁资源大国,导致资源出口国加强管控,如印尼降低镍矿开采量、刚果(金)限制钴出口,这使全球资源供给不稳定,影响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世界经济复苏。尽管能源转型加速,但化石能源仍占主导,俄乌冲突凸显能源供应安全重要性,新能源发展使锂、钴、镍等成为新安全关切,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加剧粮食和水资源压力,关键矿产供应链集中关系到国家经济和国防安全。因此,各国要树立新资源安全观,加强科技创新、深化国际合作以维护全球资源安全。中国也应将保障资源安全可持续、推动全球资源合作作为战略重心,包括统筹规划资源安全、科技创新破解资源困境、资源合作、合理利用资源和技术比较优势进行反制等。

本文总结了美欧对乌克兰稀土资源争夺背后的战略考量、面临的挑战,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全球资源博弈的复杂性等多方面内容。强调资源博弈不应是“零和”游戏,各国应通过合作共赢来应对资源问题,保障资源安全可持续,推动全球资源合作。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8282.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3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