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成为美国官方用语,特朗普政策背后的多元文化冲击 特朗普政令:英语成美国官方用语,移民门槛或被抬高?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本月1日签署行政令,正式认可英语作为美国官方用语的情况。介绍了特朗普政府给出的理由,如简化沟通、强化国家价值观等。同时回顾了美国历史上的“语言之争”,并阐述了不同群体对此政令的看法,包括权益组织认为这一举措可能抬高移民门槛、伤害弱势群体、滋生排外情绪和种族歧视等。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刘皓然报道】在本月1日这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凭借一纸行政令达成了历任美国政府数十年来都未能完成的事情,那就是把英语确立为美国官方用语。美国政府网站表明,英语虽是美国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但此前并非官方用语。然而,在众多批评人士的眼中,特朗普的这一举措,目的在于提高外来移民进入美国的门槛,这与美国一直倡导的多元化精神背道而驰。

据美联社2日的报道,特朗普政府宣称,把英语确立为官方语言不但能够“让沟通流程变得简单”,而且有助于“强化共同的国家价值观念,构建一个更具凝聚力和高效的社会结构”。这一行政令还提到了移民群体,它表示鼓励那些“新美国人”去学习和使用“我们的国语”,这有助于把美国打造成一个“共同的家园”,多讲英语会助力他们开辟财源、融入社会群体,最终实现“美国梦”。此外,特朗普还废除了民主党籍总统比尔·克林顿执政时期所签发的行政令,当时克林顿的行政令要求美国各联邦机构要保障那些英语水平有限的人群能够获得它们所提供的服务。不过,新的行政令并不强制要求各联邦机构改变当前提供的各项服务,也不必停止提供非英语的文件、产品和其他服务。

媒体回顾发现,自从1776年美国建国以来,“语言之争”就在这个国家多次上演。1907年的时候,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起了“唯英语”运动,这一运动标志着“语言之争”上升到了国家政治层面。可是在近几十年来,这项运动遭到了学界、教育界以及权益组织等多方的批判,想要确立国家官方用语的立法工作进展得十分艰难。不过,美国各州在英语推广工作方面比联邦层面要领先许多。在2024年3月1日之前,美国有32个州以及5个海外属地早就已经将英语确定为官方用语了,只是部分地区由于民族、宗教或者人口结构等原因实行双语制或者多语制。例如,南达科他州就把当地北美原住民族群——苏族的语言列为官方用语,美属波多黎各和夏威夷分别将西班牙语和夏威夷语列为官方语言。

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称,依据特朗普及其盟友的政治立场来看,官方用语和移民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16年的时候,特朗普就曾经公开批评佛罗里达州前州长杰布·布什在竞选的时候大肆秀西班牙语,并且提醒他“我们是一个说英语的国家”。特朗普还说过,让那些语言不通的外来者进入美国是一件“极其恐怖”的事情,因为不知道这些人想要做什么,而且有些语种“在美国根本找不到能听懂的人”。在今年1月20日,特朗普宣誓就职仅仅几个小时之后,白宫官网就撤掉了西班牙语版本的页面。

在美国的多个权益组织看来,特朗普最新签署的这一行政令只不过是“制造分裂、传播恐惧的又一种手段”。他们表示“这一举措不仅仅是对全美数百万非英语使用者的公然冒犯,更是直接伤害到了那些对语言服务有高度依赖的弱势群体”。移民权益团体“我们共同的梦想”的负责人担心,特朗普政府正在提高外来移民进入美国的门槛,通过在英语方面设置关卡,来限制外来者成为美国公民。关注亚太裔的非营利组织APIAVote担心,这一政令实施之后可能会影响到美国几百万的归化公民(归化指某个人在出生国以外自愿、主动取得其他国家国籍的行为)以及英语不熟练的高龄移民,限制他们的公民活动或者政治投票。并且由于这一政策本身具有排外性,APIAVote认为,这极有可能滋生排外情绪和种族歧视。

本文总结了特朗普将英语确立为美国官方用语这一事件。介绍了特朗普政府的理由,回顾了美国历史上的语言之争,还阐述了不同州在语言政策上的情况,最后重点讲述了权益组织对这一政令的担忧,包括可能抬高移民门槛、伤害弱势群体、滋生不良社会情绪等方面的问题。这一事件反映出美国在语言政策背后复杂的政治、社会和移民等多方面的关系。

原创文章,作者:购物狂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8242.html

(0)
购物狂魔购物狂魔
上一篇 2025年3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