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达通这家激光雷达公司的发展历程,包括其技术优势、面临的争议、与蔚来的关系、融资情况以及即将进行的以117亿港元估值冲刺港股的IPO等多方面内容,展现其在激光雷达赛道的独特地位和面临的形势。
在2025年2月的时候,激光雷达领域又有一个重磅选手出现了,那就是图达通(Seyond)。它正朝着港股市场全力冲刺,估值高达117亿港元呢。这样一来,图达通就会成为继禾赛科技、速腾聚创之后,又一家在资本市场崭露头角的国内激光雷达企业。
不过呢,图达通此次的IPO走的是De - SPAC路径,这个路径可是有着速度快、确定性强的特点。这其实是图达通在2023年赴美上市失败之后重新做出的一个决策。
就在2024年年底的最后那几天呀,特殊目的公司TechStar Acquisition Corporation发布了一个公告。这个公告里说,他们已经和Seyond Holdings(也就是图达通)达成了业务合并协议,而且宣告要通过SPAC这种上市方式。在公告发布的同时,图达通就已经吸引到了三位PIPE投资者,他们的投资累计达到了大约5.51亿港元呢。这其中呀,黄山建投资本投资了3.875亿港元,富策集团投资了1.56亿港元,华盖资本投资了780万港元。
图达通绝对算得上是资本眼中的香饽饽,是行业里的独角兽企业。它的总部位于苏州,是由两位毕业于北大的学霸创立的。这两位学霸还都有着硅谷的工作经历,而且他们背后有着百度和蔚来的支持,可以说是一家充满技术实力的“技术狂人”公司。凭借着全球第一款量产的1550nm激光雷达,图达通一度在全球ADAS市场的出货量上占据了第一名的宝座。
图达通背后的投资机构那可都是大名鼎鼎的,像是蔚来资本、淡马锡、高榕创投、顺为资本、国泰君安创投、斯道资本、F - Prime Capital、BAI资本、愉悦资本、和暄资本、富达投资、海峡私募基金等等。
图达通的创始人可是有着独特的魅力呢。他们既有学霸的基因,又有着硅谷的烙印。鲍君威和李义民都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鲍君威还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拿到了电子工程博士学位。这两个人以前在百度美国研发中心的时候,主导着自动驾驶传感器的研发工作,深度参与了激光雷达技术路线的设计。
鲍君威是个连续创业者哦。早在1998年,他创立的半导体光学测量公司就被日本东电电子以1.5亿美元给收购了。这段创业经历为他日后把技术进行商业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图达通的创业是源于自动驾驶行业的一个困境,就像是汽车的“眼睛”陷入了迷局一样。追溯到2016年,特斯拉Autopilot事故频频发生,这就暴露出了纯视觉方案存在的局限性。鲍君威很敏锐地察觉到了激光雷达在环境感知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车规级产品的空白。他当时就说:“激光雷达就是自动驾驶的‘眼睛’,可是当时的市场提供的方案要么是‘近视’的,要么是‘色盲’的。”于是,这个判断促使他和李义民辞职创业,在硅谷成立了图达通。
图达通在成立之初就选择了技术难度比较高的1550nm激光路线。和主流的905nm方案相比,1550nm激光雷达的探测距离能够达到500米,这可比905nm方案的200米远多了,而且对人眼的安全性也更好。但是呢,1550nm激光雷达需要自己研发光纤激光器,成本非常高,在业内被看作是“非主流”的方案。不过鲍君威坚持认为:“技术的最终走向不应该被短期的成本所束缚。”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智能汽车行业针对“是否采用激光雷达”这个问题分成了两派。反对派是以马斯克为代表的视觉派。马斯克曾经公开抨击激光雷达,他说:“只有傻瓜才会用激光雷达,所有依赖它的方案都注定会失败。”甚至在特斯拉FSD beta V9版本中,马斯克宣称要运用视觉技术,不需要激光雷达。但是呢,国内的智能汽车厂商大多都采用了激光雷达方案。
也正是因为有国内厂商的支持,在2022年,图达通率先实现了1550nm激光雷达的量产,成为全球第一个突破这项技术的企业。
图达通在2018年的时候曾经陷入过资金危机,是蔚来资本的3000万美元A轮投资把它从困境中拉了出来。从那以后,蔚来就不仅仅是图达通的最大客户了,还把猎鹰系列激光雷达搭载在ET7、ES8等九款车型上。这使得图达通的出货量在2023年飙升到了14.7万台,登上了全球ADAS市场出货量的榜首。
截至2025年,图达通手里握有超过200项1550nm技术专利,在硅谷和苏州的研发中心汇聚了300多名工程师,宁波基地的年产能达到了45万台。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图达通在2023年ADAS激光雷达解决方案销售收入在全球排名第一。
蔚来对图达通的贡献超过了90%呢。图达通的产品有猎鹰K1、猎鹰K2、灵雀E1X、灵雀W、OmniVidi等,这些产品覆盖了广角激光雷达、超远距激光雷达、远距离激光雷达、全链路感知服务软件平台等不同类型,应用领域也很广泛,包括辅助驾驶/自动驾驶、低速无人驾驶汽车、智慧城市、智慧高速、智慧航运等场景。
在2022 - 2024年前三季度,图达通的营收分别是0.66亿、1.21亿、1.19亿美元,2023年的营收增速超过了80%。
目前图达通还处于战略亏损阶段,同期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1.43亿、1.37亿和0.76亿美元。研发和销售成本是造成亏损的两大主要因素。在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支出分别为7812万美元、6378.9万美元、3224.1万美元。2022年研发投入占收入的比例达到了117.8%,2024年前三季度为27.2%。
前面提到了,蔚来的早期投资让它和图达通紧紧地绑在了一起。这就导致图达通的收入非常集中,猎鹰系列的占比达到了97.7%,2024年蔚来对图达通营收的贡献超过了92%。同时,这种绑定关系也让图达通在2022年蔚来销量出现波动的时候,收入一下子就下降了30%。
为了缓解亏损状况,图达通把猎鹰的单价从2022年的879美元降到了2024年的703美元,销量从7.4万台增加到了16.47万台,试图通过降低价格来增加销量。招股书也提到,2024年四季度有望实现正毛利,并且计划把产能从45万台扩大到75万台。
除了汽车领域,图达通在未来还打算进军机器人、智慧交通等领域呢。在国际化方面,它的硅谷团队正在攻关L4级自动驾驶方案,想要挑战欧美市场。
李斌投资图达通,就像是投出了一个百亿独角兽。图达通从成立到现在已经完成了8轮融资,估值从2018年的3亿美元一路飙升到了117亿港元,背后最大的投资方主要是蔚来系。
2017年10月,图达通在创立初期得到了高榕创投的支持,这为它后续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018年,图达通获得了由蔚来资本、斯道资本和美国F - Prime Capital投资的大约3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这次融资标志着图达通和蔚来资本深度绑定在了一起。
2021年,图达通完成了6400万美元的B轮融资,是由淡马锡、BAI资本和愉悦资本联合投资的,老股东蔚来资本、斯道资本和F - Prime也参与了其中。图达通在这个阶段得到了更多知名机构的投资,进一步巩固了它在激光雷达领域的地位。
在B轮融资的2个月后,也就是2021年8月,图达通又入账6600万美元。这次是国泰君安国际私募股权基金领投,小米系顺为资本跟投,蔚来资本、淡马锡和斯道资本又一次参与了。
2022年,和暄资本领投,和海峡私募基金一起帮助图达通完成了C轮融资;2023年年底完成了D系列融资,富达投资、蔚来资本、淡马锡等投资了1.44亿美元。这个时候,图达通的估值达到了13.96亿美元,晋升为行业独角兽。
在IPO之前,鲍君威总共持股21.16%,蔚来CEO李斌持股10.9%,蔚来资本、淡马锡、高榕创投等机构合计持股超过了40%。
随着乘用车规模的不断增长,用于提升L2及以上ADAS和ADS性能的车规级激光雷达解决方案被大规模应用,这推动了ADAS和ADS迅速普及。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到2030年,全球乘用车车规级激光雷达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预计会达到457亿美元。
在激光雷达这个赛道上,经历了“路线之争”和生态博弈之后,头部的玩家也越来越集中了。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华为和图达通这四大巨头加起来占据了中国超80%的市场份额。
图达通此次的De - SPAC交易计划募资4.7亿港元,其中60%将用于研发,20%用于扩大生产。
图达通的IPO,其实就是激光雷达行业高投入、长周期特性的一个缩影。就像鲍君威说的那样:“我们选择了一条最难的路,但这也是唯一能通向终局的路。”在这条路上,上市并不是终点,而是新一轮生存竞赛的起点。
图达通在激光雷达领域的发展情况。从其技术创新选择1550nm激光路线开始,尽管面临成本高的问题但坚持下来并实现量产。与蔚来深度绑定,蔚来不仅是其投资方还助力其出货量登顶全球ADAS市场,但也面临收入集中的风险。图达通融资轮次众多,估值不断攀升,即将通过De - SPAC路径冲刺港股IPO,在整个激光雷达行业中,随着市场竞争头部玩家趋于集中的大背景下,它也在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应对亏损并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原创文章,作者:东海凝丝,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8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