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阐述中信证券研报中关于航空业在2025年的相关情况,包括公商务需求的复苏对国内线裸票价的支撑作用,以京沪线为例说明公商务出行的回暖情况,还提到北美航线对宽体机利用率的影响,对伊制裁下OPEC增产对航油成本的缓解以及当前航司估值具有吸引力等多方面的航空业发展要素。
中信证券发布的研报指出了一些对航空业影响深远的信息。在元宵节过后,公商务需求的复苏速度明显加快,这极有可能成为近期国内航线裸票价由负转正的关键支撑因素。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短期公商务需求的复苏情况是非常重要的观察指标。
到了2025年春运之后,公商务出行呈现出加速回暖的良好态势。就拿京沪线来说,元宵节之后的10天里,客流已经恢复到了春运前10天的92.4%,这个比例相较于2024年的88.7%是更为优秀的。而且在春运末期的时候,票价同比已经转正,预售数据环比也在不断改善。大家都在期待着复工复产的加速推进,以及新质生产力的高景气能够催生出更多的出行需求。
北美航线在航空业中是一个影响宽体机利用率提升的主要因素。经过测算,如果美线航班量每恢复10%,那么宽体机的利用率就会提升0.1 - 0.2小时。所以,大家都在期待着2025年中美航线能够进一步恢复,因为长航线的修复对于航司单位扣油成本的优化是非常有利的。
由于对伊制裁带来了一定的缺口,这或许会加速OPEC在2025年第二季度增产计划的落地。航油成本压力的缓解很可能会成为2025年航司利润增长的直接催化剂。实际上,2025年前2个月航空煤油的均价同比下降了9.8%,当航油出厂价每降低10%的时候,对航司成本的影响是相当可观的。综合来看,目前航司的估值是比较有吸引力的,建议在淡季的时候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布局。
本文总结了中信证券研报中关于2025年航空业的多个关键要素,涵盖公商务需求与国内线票价、公商务出行的恢复情况、北美航线与宽体机利用率、对伊制裁和OPEC增产对航油成本的影响以及航司估值等方面,整体表明航空业在2025年存在诸多发展机遇。
原创文章,作者:Fos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7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