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报道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山东代表团3月6日下午的开放团组活动,重点介绍全国人大代表印萍在回答海洋经济问题时提到的山东在海洋领域的诸多成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的记者范佳、杨璐、郭辰昊从北京发回报道。
在3月6日的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开展了开放团组活动,这一活动吸引了来自境内外众多记者的目光,他们纷纷带着问题前来采访提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的副所长印萍,在被问到海洋经济相关问题的时候作出了回答。印萍从事海洋科研工作已经长达30年之久,她就像一个海洋经济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山东省在海洋发展之路上的光辉历程。山东省就如同一位勇敢的开拓者,勇于承担起作为海洋大省的责任,在经略海洋、向着海洋图强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印萍谈到,山东在海洋科研方面有着非凡的成就。这里拥有崂山实验室,它可是全国海洋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实验室,并且还有50多家带有“国字号”的海洋科技创新平台。从人才到成果,山东在海洋界的表现都非常耀眼。住鲁海洋界的院士数量以及国家级海洋科创成果,在全国都处于首位。在经济产出方面,2024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预计能够达到1.8万亿元,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而且山东在港口建设方面也成果斐然,正在建设国际一流的港口群,其港口自动化程度在全球都处于领先地位。
她还提及,山东在海洋装备智能制造方面有着雄厚的实力。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集群成功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像“蓝鲸1号”“国信1号”“海葵1号”等这些大国重器的出现,它们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这标志着山东在海洋装备自主设计制造水平上已经进入世界第一阵营。同时,山东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也有不错的成绩,2024年山东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到93.6%,黄河口国家公园的创建任务也基本完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报料:到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者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待您的报料。
本文总结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中关于海洋经济的相关内容。重点阐述了山东在海洋科研、经济产出、港口建设、装备制造以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成果,展示了山东作为海洋大省在经略海洋过程中的雄厚实力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原创文章,作者:Daniel Ade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30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