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于2月26日发布的“清洁工业协议”的相关情况,包括该协议出台的背景,如欧洲面临的能源挑战等,协议聚焦的领域、战略支柱,以及为实施协议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还有该协议在全球范围内产生的影响和欧洲各界的反响等内容。
当地时间2月26日,欧盟委员会正式推出“清洁工业协议”,这一协议对欧盟来说意义非凡。它是欧盟为了重振高能耗制造业,在全球的清洁技术创新领域占据优势,进而提升自身竞争力而制定的。此协议是实现欧盟205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一环,更是其在全球绿色经济竞争中站稳领先位置的关键一步。欧洲近年来能源问题愈发严重。能源短缺已经波及到4600多万欧洲居民的日常生活,而高昂的工业电价也让欧盟在全球市场上曾经的优势逐渐丧失。在全球绿色经济蓬勃发展,各国纷纷朝着低碳、清洁能源转型的大环境下,欧盟急需通过政策手段来保障其制造业在未来可持续发展中仍具备竞争力,于是“清洁工业协议”便应运而生。这个协议重点关注能源密集型产业和清洁技术这两大板块,并且确立了“降低能源价格、创造清洁产品需求、为清洁产品融资、材料的循环利用和获取、建立全球伙伴关系以及培养熟练劳动力”这六大战略支柱,将“去碳化”变为推动欧洲工业增长的强劲动力,促使欧盟工业朝着清洁、低碳方向发展,同时也向企业和投资者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欧盟会尽力让制造业继续扎根于欧洲。为了落实“清洁工业协议”,欧盟实施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欧盟委员会当天批准了“可负担能源行动计划”,这一计划是“清洁工业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计划目的在于削减工业、商业以及家庭的能源成本,加快清洁能源的推广以及电气化进程,完善欧盟内部的能源市场,减少对进口化石燃料的依赖。按照预期,到2040年的时候,每年能够为欧盟的消费者和企业节省2600亿欧元的能源支出。欧盟会在短期内募集超过1000亿欧元的资金,并且成立一家新的工业脱碳银行,用来支持清洁制造业。这些资金主要来源于创新基金、排放交易计划收入以及《欧盟投资》修订案等渠道。除此之外,欧盟还会缩短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审批时长,减少行政程序和监管方面的阻碍,营造更有益于工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和经营氛围。“清洁工业协议”的发布象征着欧盟在全球绿色经济转型进程中跨出了重要的一步。借助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变革,欧盟不但期望解决当下的能源难题,更想要在全球低碳技术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比如,欧盟委员会打算在2026年通过《循环经济法》以加速循环转型,确保到2030年有24%的材料能够实现循环利用。此外,欧盟还计划推出工业产品自愿碳强度标签,先从钢铁行业开始,逐步推广到水泥等其他行业。从全球视角来看,欧盟的这一举措也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一方面,通过构建“清洁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欧盟试图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其绿色经济理念;另一方面,欧盟的政策变革和技术创新能够为其他国家提供参考,推动全球绿色经济的发展。欧洲各界对“清洁工业协议”的发布反应积极,同时也呼吁欧盟委员会马上行动起来。欧洲商业联合会总干事马库斯·贝雷尔称,很多提议“令人鼓舞”,但需要“更快、更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欧洲制造商。他还表示,原定于今年年底发布的《工业脱碳加速法案》应该适当提前,这样能够刺激对欧盟绿色技术的需求。欧洲工业圆桌会议主席让·弗朗索瓦·范博克斯米尔也持有相同的看法。他说:“我们期待着参与实施,因为时间紧迫。”他还补充说,该协议是欧盟官员“思维方式和政策制定发生根本性和快速转变的‘第一个信号’”。代表4500万欧洲工人的欧洲工会联合会秘书长埃丝特·林奇指出,如果欧洲想要避免大量的就业机会流失,“就必须刻不容缓”。林奇表示:“如果我们将行动推迟到今年12月,这些措施能挽救的许多工作岗位将不复存在。”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形势让欧盟的领导者清楚地意识到,提升并且维持欧洲的竞争力已经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急迫。未来,欧洲若要构建绿色且有竞争力的经济,就必须确保本地能源供应的可负担性、构建有韧性的供应链、实施高效的监管机制、推动创新融资,并且与企业保持持续的对话。只有通过积极主动的全方位变革,欧洲才能不再重蹈覆辙。
本文总结了欧盟发布“清洁工业协议”的相关情况,包括其出台的背景是应对能源挑战和保持竞争力等,阐述了协议聚焦的领域和战略支柱,介绍了为执行协议采取的诸如资金筹集、计划推出等一系列措施,讲述了该协议在全球的影响以及欧洲各界的反响,最后指出欧洲要建设绿色有竞争力的经济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原创文章,作者:Sorrowful,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uwuzhinan.com/archives/26908.html